紅酒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希望你們謹慎一些,這將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單個航天器。”
休斯頓發射指揮中心內,羅伯特已經是第三次要求發射臺再次檢查火箭狀態。
這一枚l-發射的“阿特彌斯”人造太陽價值超過等重的黃金,相當於近150噸金子,萬一掉下來絕對是前所未有的鉅額損失,搞不好宇航局長都會因此被擼掉職務。
在他的命令下,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員站站在吊籃上仔細檢查著火箭每一處細節,甚至連螺絲都不放過,重視程度甚至超過登月任務。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登月任務的重要性其實都遠不如此前。
原本準備每兩個月執行一次登月任務的“半人馬座”計劃雖然未能執行到位,但那是因為登月工作的任務安排調整所致,所需要的火箭和飛船等物資準備卻是達到甚至超過了預期。
9月26日,也就是一週前,阿爾忒彌斯七號與八號飛船分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與博卡奇卡星艦發射升空。
6名宇航員與畢格羅公司製造的充氣艙段在9月31日著陸到月球表面,正在積極進行著任務。
同時發射的兩艘飛船也有了進步,其指令艙分別是阿爾忒彌斯五號和六號任務使用過的,經過翻修後重新使用,顯著降低了成本。
九號任務的飛船和火箭也已經基本就緒,十號任務也進度飛快,naca確實做到了當初的承諾。
連續多次成功登陸以後,naca也飛速重新熟悉了登月流程,阿美國內都認為這是naca復興的標誌,同時開始稱讚起約翰的三案,認為其有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
從60年代的“雙子星”到“半人馬座”,現在總算不會有人說naca毫無進步。
不過在羅伯特的心中半人馬座計劃已經到了需要改變的地步,至少如果明年和華國人達成了航天協作後,這樣的效率是沒法發揮太明顯作用的。
“一小時準備!”
已經到了阿特彌斯發射的最後關頭,所有發射相關人員都已經撤離,羅伯特的心一點點收緊,屏息等待著點火的一刻。
……
“萬歲!”
“啊啊啊啊……”
“wedidi!,weadei!”
非歐大陸交界處上空,一個前所未有的沉重人造天體正在390公里高度執行。
阿特彌斯還依然還保持著收縮的狀態,不過進入太空後它就先進行了幾輪的電氣裝置自檢,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地面指揮中心的人員齊齊發出歡呼,慶祝著自己的勝利。
阿特彌斯是當今也可能是未來一段世界最大(面積)的人造物體,只比“成電一號”空間電站差一些。
單論重量,阿特彌斯還沒有成電一號一次太陽能電池元件發射質量重。
7月底、9月底,兩枚新遠三號就將累計510多噸的太陽能電池板發射升空,現在進度才到一半的成電一號執行質量已經達到660噸,是除了前進號以外最大的人造航天器。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成電一號建成要拖到2019年,實際投入執行也還要幾個月,總體而言會比阿特彌斯晚小半年,這段時間都將是人造太陽的主場。
單論技術含量兩者其實在同一層次,甚至人造太陽在某些方面還要高一些(指維護支出)。
“所有僱員都做的很好,這一個月的咖啡開銷全部由naca承擔!”
羅伯特也同樣高興,但也忘叮囑阿特彌斯操作團隊:
“在它飛往同步軌道之前一定要謹慎且完備的測試,否則我們就抓不住這隻風箏的線了。”
……
cb:“阿美國會透過議案,正式認定沃爾夫條款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