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曉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雲初被開棺驗屍翻案之後,她又成了百姓們心裡的英雄,甚至她的死還為這個故事,添上了許多戲劇和悲情色彩。
而百姓們心裡對內廷司的怒火也被徹底點燃。朝臣們紛紛上奏,要求徹查內廷司,求皇帝收回宦臣所掌的權勢。
太學院和國子監的學子們也聯合上書,直指內臣誤國,必須嚴懲奸佞周秉言,想到他這些年掌權時魚肉百姓,不知害了多少如沈雲初那般的人忠良,恨不得將他剝皮抽骨才解心中之恨。
連隆興帝也沒法對抗這般洶湧的民意,只得暫時下令將周秉言關入大牢。
但畢竟周秉言是從他還是皇子時就跟著他的,兩人有著幾十年的情誼,因此皇帝並未下定最後裁決,只是將沈雲初的死算在了青面盜和祝文山的身上。
可祝文山已經死了,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他和沈雲初是被同一種手法殺害,那必定都是內廷司的人的,內廷司能聽命的還有誰呢?
於是為了平息民憤,隆興帝將內廷司的權利徹底削弱,周秉言手下掌權的太監們都受了牽連,關的關、貶得貶。
有罰自然也有賞,大理寺揪出私鹽案又順藤摸瓜幫沈雲初翻案的幾人,全部收到了皇帝的誇讚和封賞。
其中大理寺少卿唐以臨居功至偉,其餘人從上到下全賞了一遍,連秦桑這個仵作都得到了不錯的賞賜。
唐以臨在上奏此案時還特地提到,仵作金裳身為女子卻捨生忘死,數次勘破本案關鍵,皇后知道後還連聲誇讚了幾句。
於是大理寺上下士氣高漲,尤其是梁旭,這段日子走在街上都好像帶著風,恨不得給自己掛上個牌子:私鹽案親辦寺丞。
但秦桑情緒卻不太高,無論是受到封賞還是在大理寺應職,她都顯得神色怏怏,根本不見往日的那股拼勁兒,連梁旭都問了她幾次是否病了。
秦桑已經想通整件案子的來龍去脈,明明身在局中,卻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且不說她根本沒有證據,唐以臨將所有事設計得滴水不漏:夕娘死了,阿木不知身在何方,沈穆必定知道許多事,可他絕不會說出來。
而且皇帝本就偏袒周秉言,這是扳倒這位風光十幾年權宦的唯一機會,若讓皇帝知道祝文山並不是內廷司殺的,可能會讓事情再度陷入僵局。
內廷司這些年作惡多端,而且當年也是他們殘忍殺死了沈雲初,沒人比秦桑更想周秉言死。
但她也沒法再坦然面對唐以臨,當作什麼都不知道。
可她並不知道,唐以臨已經將一切都看在眼裡。
幾日後,唐以臨直接走到秦桑面前同她說:“你現在跟我去個地方。”
梁旭連忙湊上來問:“我也一同去嗎?”
唐以臨望著他搖了搖頭,道:“我帶金裳去就行了。”
秦桑愣了愣,最近並沒有什麼大案,唐以臨要單獨帶她出去,總不會要殺人滅口吧。
於是她忐忑地跟著唐以臨走進一處小巷,再往裡走幾乎就沒有行人,小巷盡頭是一間偏僻的小院。
她嚥了咽口水,硬著頭皮同他走進了院子裡,外面幾乎聽不到人聲,在這裡殺個人,怕是也沒有任何人能發現吧。
於是她很慫地站在院子裡,不敢再往房裡走,苦著臉道:“唐大人,我什麼都不會說的。”
唐以臨忍不住笑了聲,隨即嘆息道:“你果然都知道了。”
秦桑收起了表情,兩人就這麼站在院子裡,相識以來第一次這般冷漠僵持。
然後,唐以臨負手往房間裡走,語氣竟有幾分柔和道:“上次跟蹤我的果然是你,進來吧,我帶你見個人。”
秦桑其實並不信唐以臨會殺他,只是她鬱結太久,急需一個缺口宣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