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原來如此 (第1/2頁)
丸漢三sa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逢春抬頭,卻見王隰和溫柔的看著她,笑著點了點頭。
彷彿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也心知蘇逢春的為難。
雖然王隰和沒有說什麼,但是卻無形中給了蘇逢春一股力量。
蘇逢春冷靜下來,鬆了一口氣。
人都已經到齊,菜餚便都被端了上來。
蘇逢春原本低沉的心情一下子就被面前的菜餚吸引過去了。
不愧是京城第一酒樓,端上來的每一道菜都讓人食慾滿滿,食指大動。
不光菜式精緻做法也是十足的講究。
旁的也就罷了,便是那道金齏玉鱠才是十足的難得,這道菜蘇逢春只在書上看過,卻沒有真正的見過實物。
這道菜最早能追溯到古代吳郡,是用鮮切的鮮鱸魚和菰菜攔以調料曬制而成,因著鱸魚鮮白如玉,菰菜嫩黃如金,才得此之名。
蘇逢春眼睛都泛著金光,小心翼翼地夾了一筷子魚肉送入口中。
魚肉彈滑爽嫩,口感勁道又全然不失鮮美,八和齏的味道恰好的中和在魚肉之中,既增添了魚肉的風味,又不喧賓奪主搶奪鱸魚之鮮美。
若說這八和齏,最早就被記載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之中,其中的內容蘇逢春至今記憶猶新。
金齏的做法奢靡且費時費力,是用蒜,姜,鹽,白梅,桔皮,熟板栗肉和糙米飯。而這七種材料又數白梅最為難得。
白梅在這裡代替了醋的作用,不光增添了酸爽的滋味還帶著特殊的水果清香。
將白梅和其他六種配料搗碎成末,再細細過篩,這就是金齏了。
“真好吃。”
蘇逢春真心實意的感嘆道,
“這道金齏玉鱠是這清漪閣的招牌,如今正是鱸魚肥碩的季節。”
王從鈺在一旁跟蘇逢春一旁說著,
“嗯,”蘇逢春點了點頭,“這金齏我之前只在書中看過做法,如今還是第一次吃呢。”
“味道果然同我想象的一樣。”
一直沒開口的趙秉文倒是突然出聲,
“蘇姑娘還知道這金齏的做法?”
“嗯。”
蘇逢春應道,
“我平時閒得無聊就讀寫食譜或者看些雜書。”
“剛好便看過這金齏的做法。”
其實是因為她的大師兄對吃這方面極其講究,據說大師兄來拜師時,除了一些隨身衣物便是些食譜方子。
有時候課業做完了或者沒事兒幹,大師兄便跟蘇逢春講一講這些。
是以時間長了蘇逢春也算是耳濡目染,除了對醫書瞭解頗深剩下的便是食方了。
“嗯,蘇姑娘還真是博學多識。”
蘇逢春紅了臉,“其實我只是剛好看過,算不得博學多識。“
蘇逢春想坐在自己面前的這三個人,誰不比她讀書更多,若是在他們面前稱自己博學,可真的是太過於自大了。
待酒過三巡,王從鈺便提及蘇逢春恩人之事。
“說實話,今日與三殿下相聚,是有一事相求。“
王從鈺說道。
“哦?“趙秉文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奇道,
“何事?“
蘇逢春看趙秉文裝模做樣不知的樣子實在是尷尬不已,恨不得腦子直接埋到地下。
“是蘇姑娘的恩人。“
王從鈺說著轉向蘇逢春,示意她開口,
“呃,“蘇逢春猶豫著說,”我的恩人,姓趙...“
因著心虛,越說聲音越小,到最後甚至直接就聽不到聲音了。
王從鈺還以為蘇逢春是不好意思,介面道,
“蘇姑娘的恩人據說是姓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