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瓜西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天蘭思索了一會兒,說道:“嗯,理論上是這樣。不過,你忽略了整個吞噬的過程。” “‘基因吞噬’我也考慮了。雖然‘吞噬度’高達70%,但是在基因融合過程的前中期是不會發生吞噬現象的,只有在後期融合不成功的情況下,基因才會被本體基因排斥,之後才會表現出‘基因吞噬’。” “即便如此,還是解釋不通。” 張天霖聽完他的分析,也覺得有道理。 根據以往無數次的實驗經驗,以及基因理論的支援,不應該出現今天的狀況。 他忍不住想,莫非真的行不通?還是哪裡出了問題? “先彆著急,你把上組實驗的具體步驟跟我說一下,要仔細。” “好。” …… 等徐山說完,張天霖已經用他充滿天賦的大腦將整個實驗重新過了一遍,就好像一場電影從頭放到尾。 每個步驟都正確,細節也很到位,這說明實驗並沒有漏洞。 張天霖也有些疑惑了。 這次實驗資料的設定值,乃是他研究基因學以來最接近實際值的一次,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資料,卻是無數次實驗的結果。 並且,在其中一次的資料分析中,兩人堅持了兩天兩夜沒有休息! “難道此路不通?”張天霖失望地想。 “不!我不能放棄,這是最後的底牌了,我不能就這樣輕易認輸。” 失望的同時,他想起了這些激勵的話語。 “好好想想,到底哪裡出了差錯?” 張天霖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思緒慢慢冷靜下來,就像剛才一樣,“放映”著每一個細節。 “基因改造,融合度,吞噬度,環境條件,溫度,酸鹼性,百分比……” 一個個專業術語從他腦中透過,有的是一晃而過,有的像彈力球一樣,穿過,彈回,穿過,再彈回...... 突然,他的腦海靈機一閃,有個名詞慢慢從最深處踱來,很慢,很慢。 直到眼前,他才辨認出,原來是吞噬度。 不對,這個已經考慮過了,不會是它的影響。 但是,如果跟它沒有關聯,為什麼它會慢慢地走過來,而不是一閃而過呢? “吞噬度。” 張天霖回想著,不自覺將這個名詞說了出來。 “吞噬度?導師,難道是吞噬度太高了?”徐山好奇地說。 張天霖擺了擺手,示意他保持安靜。 十分鐘過去了,十五分鐘…… 突然,張天霖眼前一亮,似乎明白了。 “多久了,小白鼠死了嗎?” 徐山沒想到他突然開口,倒把自己嚇了一跳。他慌忙走近實驗艙一看,三隻小白鼠已經死了有一會兒了。 “唉,又死了。” “或許跟融合度與吞噬度沒有關係,可能是實驗過程中基因吞噬與基因融合發生了……” 張天霖自言自語地說著。 “導師,您說甚麼?” “是了!”張天霖大聲叫了一句,“快、快,再取六隻小白鼠來。” 徐山在驚詫之餘取來了六隻小白鼠,按照導師的指導,分別將它們放在兩個實驗艙中,命名為一號實驗艙和二號實驗艙。 他等待著導師的指示。 張天霖又思索了一會兒,徑直走到一號實驗艙前,讓徐山跟著他同時操作,然後就將設定值改了。 一號實驗艙的設定值為:融合度90%、吞噬度20%;二號實驗艙設定值為:融合度90%、吞噬度40%。 這樣,實驗艙裡的各項因素都一樣,只有吞噬度一個變數了,看看會發生甚麼情況。 兩人的操作都很熟練,步驟基本一致,完成之後就各自盯著顯示器上的各項指標數值。 半個小時過去了,令人吃驚的一幕出現了:兩個實驗艙裡的小白鼠都沒死。 徐山差點驚撥出來! 這時,二號實驗艙裡的小白鼠已經出現急躁、掙扎的現象,而一號實驗艙的小白鼠看著平靜些。 又過了二十分鐘,二號實驗艙的三隻小白鼠相繼死去,而一號實驗艙的小白鼠剛開始顯露急躁、掙扎的現象。 似乎說明了問題所在。 直到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一號實驗艙裡的三隻小白鼠也相繼死去。 徐山驚喜萬分,更是對張天霖欽佩不已。 直到此時,他已經想通是吞噬度的原因,但對於其中的作用機理還是想不明白,於是忍不住開口詢問。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