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懶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潘家也不想做商販,這商貿街的房子就不考慮了,到這卻是讓潘安上了心,方源送他的房契可是個三進的宅子,普通一進的三合院能上百兩,看來這房契很是值錢啊。
接著就說到了潘爺爺提到的周秀才開的學堂附近的宅子,有兩處比較符合潘爺爺的要求。
一處離學堂十分近,就在學堂斜對面,是個四合院,正房不帶耳房,要價八十八兩,不還價。還有一處離著學堂稍微遠一點,走路大概要兩刻鐘,正房帶兩個耳房,在一條巷子的盡頭,地方有點偏僻,不過便宜許多,要價七十五兩,而且看主人的態度還有講價的餘地。
其餘在縣城的普通居民區,正房帶耳房的四合院要價普遍在五十兩到六十兩之間。
潘安突然想到了前世的房產資訊,這學堂附近的宅子就相當於是學區房,商貿街的房子就是門面房。
潘爺爺想了想,拍板定下了離學堂兩刻鐘遠的四合院,那裡離街市也不是很遠,買東西還是很方便的,於是他準備帶著銀子和老二一起去講講價把宅子定下來。
潘安全程旁聽,只要附和就行了。這次潘爺爺把人叫來只是定下了買房的事情,至於其他關於怎麼住,誰留下之類一點沒提。
潘安看到大伯在那裡欲言又止,神情有點糾結,他倒是能明白大伯的心情。大伯定是不想留在潘家村的,關於這件事情潘爺爺估計也沒想好。
二叔倒是沒表現出什麼,可能是太累了,商量好之後就回去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潘爺爺去縣城了。
不過以昨晚二叔房裡吵吵嚷嚷的動靜,潘安知道二嬸定是和二叔鬧了一通,就是不知道最後有沒有達成什麼結果了。
潘爺爺和二叔當天晚上就回來了,兩個人喜氣洋洋,然後潘爺爺就把大家全都召集過來,一看就是有大事宣佈啊。
潘安到了就明白兩人為什麼這麼高興了,原來是講價講得很成功,最後這宅子以六十五兩拿下,省了整整十兩銀子。
據潘爺爺說宅子的情況也挺不錯的,稍微規整一下就能住進去。他打算打一些大件,既然換了更體面的住處,宅子也得好好收拾才是。
這次收的禮品裡倒是有不少大件,這下子倒是派上了用場,二嬸一下子就盯上了那件梨花木的衣櫃。
轉了轉眼睛她就開了口,「爹啊,我們二房人可不少,我肚子裡還懷著一個呢,那東廂房又大又安靜,大柱在那也能好好讀書,不如把東廂房給我們吧,還有那件梨花木的大衣櫃,正好我們這沒什麼像樣衣櫃,總不能住進去了沒什麼好擺設,爹也許了我們吧。」
二嬸王氏一開口,心思十分明瞭,這是在試探老爺子的意思呢。
她開口就要東廂房,正房不用說定是潘爺爺和潘奶奶兩口子住,這東廂房按理來說就是家裡地位僅次於潘爺爺潘奶奶的繼承人了,老大潘永貴還好好坐在那了,王氏就明目張膽提出這想法了。
又要東廂房又要梨花木衣櫃的,可以說這胃口實在不小。
要是換在以前,王氏說出這麼不著調的話,二叔定是要立馬訓斥她,把話題揭過去,但是今天他卻沒吱聲,看起來心思不明。
潘爺爺眯著眼睛抬頭看了一眼王氏,皺了皺眉頭,看起來神情不善。
王氏被潘爺爺這凌厲的眼神一看,一下子就縮了,嘴唇動了動似是想再說點什麼,但還是沒敢再開口。
潘奶奶倒是沒有這個顧忌,直接把王氏的話茬接了過去,「老二媳婦說的也有道理,咱家的老房子在這潘家村,還有家裡的草藥營生也得有人管才行,老大可是要承業的,最是合適不過。這樣一來就是二房和三房和我們去縣城,長者為先,東廂房自是老二一家來住,三房住在西廂房,南廂房臨街太吵鬧,那三間房一間做廚房,一間做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