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這282年一來,幾種意見交錯,互不相讓,誰也不服。不能一定於一尊,還有第三種意見,就是無詔奪位說,第一是遺詔繼位說。第二是改詔篡位說,第三無詔奪位說就是那一種意見說是有康熙的詔書,那一種意見說康熙那個遺詔是篡改的,是假的,是偽造的。說真的,第一歷史檔案館有,有遺詔的檔案,但是疑點百出,很多漏洞。你說篡改了,似乎也拿不出非常有利的令人信服的證據。所以就產生了第三種意見,就是無詔奪位說。就是康熙死之前,很難說,明確有遺詔,沒有明確,那麼這個皇位誰繼承呢?也沒有明確,那兄弟之間爭奪,當時主要是十二個兒子,從老大到老十四,中間故去了兩個,還有十二個人,十二個皇子之間在爭奪皇位,強勝弱敗,優勝劣汰。雍親王在他兄弟35個之間,經過長期的鬥爭,最後奪取了皇位。怎麼算合法?怎麼算不合法?都是他們兄弟之間的事,誰做了皇帝,對他兄弟這個集團可能有利,另外一個集團可能不利,但是,對於整個滿族來說,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對於歷史發展來說,主要看誰做了皇帝之後,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貢獻。這是評判歷史人物的主要的標準。但是282年以來,這個問題可以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做出一個大家一致認可的結論。所以雍正問題到現在還是一個歷史的疑案,但是,雍正繼位的疑案並沒有因為他繼位,這個問題就結束了,所以雍正繼位之後,雍正繼位的疑案還繼續有餘波。
清十二帝疑案(八)雍正(下)
內容簡介:
公元1723年,雍正登極,然而,關於雍正繼位疑案卻餘波不斷。雍正登上皇帝寶座之前和之後,在對兄弟和近臣的態度上,表現出兩種性格,兩張面孔和兩副心腸。正是這種變化,使得後人認為他得位不正。為此,雍正編纂了《大義覺迷錄》一書,頒行天下,對自己篡奪皇位的種種傳說進行辯解。然而,事與願違,弄巧成拙,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卻給後世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動曲折的歷史故事。
雍正從繼位到去世,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歷史謎案。因此他也倍受後世關注。然而除了繼位和死因之謎困擾後世之外,雍正皇帝的勤政卻應該為世人所稱道。
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他在位十三年銳意拓新,改革除弊。使他在康雍乾三朝,承前啟後,名垂史冊。作為一個政治家,勤政是他區別於其他帝王的一個顯著特徵;選儲,則是雍正留給清代的一份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全文)
雍正繼位之後,野史筆記民間傳說沸沸揚揚,雍正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他組織了御用文人親自審定,寫了《大義覺迷錄》。在《大義覺迷錄》中,說雍正,有十項罪惡,這就是&ldo;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rdo;,雍正在《大義覺迷錄》裡面做回答。其實雍正自以為聰明,結果做了一件傻事,這就叫做欲蓋彌彰,愈描愈黑。
第一:雍正逼父,傳說康熙病重的時候,雍正給他父親敬了一碗人參湯,把他父親給毒死了。經過學者的研究,認為康熙他是深通醫道,對醫學和藥學很有研究。康熙曾經明確說過:這個人參對北方人不是很相宜,所以他平常也很少吃人參。那麼雍正向他父親敬一碗人參湯,本來他父親不喜歡喝人參,他怎麼來表示孝心?另外敬一碗有毒的人參湯,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敬得上的,還有人試藥,所以雍正用人參湯把他父親毒死,這種說法靠不住。
第二:逼母,雍正的母親生了三個兒子,老大皇四子就是胤禛,老十四,還有一個兒子早死了。所以雍正的一母同胞就是他們倆,他和皇十四子。那他這個弟弟在他父親死了之後,要求來奔喪不讓進城,不讓給他父親祭奠,把他發到遵化景陵守陵,這就不通情達理。他還把這個弟弟皇十四弟囚禁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