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2頁)
訣別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語總是輕飄飄的,但落在有心人耳朵裡卻是十分沉重。
分明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但當時陳浠的神情似乎歷歷在目。
腳下的花盆傾斜著,泥沙灑出零星,像是荒誕的藝術畫,而眼前那張年輕的臉上滿是迷茫和惱怒,與不久前咖啡店裡判若兩人,讓她在那瞬間看起來莫名可憐。
溫之信很快意識到自己脫口而出的話失了分寸,但他似乎無可辯白。
電梯間的色調十分冰冷,襯得陳浠的臉色更加難看,鏡片後的眼睛像在發光。
那時他對陳浠還有一些主觀上的錯誤認識,以為她是快要哭了,而溫之信不擅長應對眼淚,因此難得感到手足無措。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這是一個大誤會,陳浠並不是一個喜歡掉眼淚的人,只有她讓別人掉眼淚的份。
那天的最後,陳浠沒有接受他的道歉,只冷冰冰地甩下一句&ldo;下次議論別人不要在這麼明顯的地方&rdo;便離開‐‐顯而易見的嘲諷,篤定他們還會再加以議論,絲毫不給臺階下。
在這事過去沒多久,陳浠又因溫之信丟了個大單。
那個單子是他跟進許久,費盡心力做下來的,儘管他向陳浠解釋並非有意為之,而是由於不夠熟悉業務,與經銷商溝透過程中出現資訊偏差才導致發貨失誤,但陳浠依然不管不顧地給他定了罪,並且拒絕他提出的客觀科學的四六分提議,要求他將業績全數歸還。
對於陳浠這樣一刀切,蠻不講理的要求,他不願也不甘將自己辛勞的成果拱手相讓。
兩人僵持許久,最終在銷售會議上公開起爭執,鬧到邢建林面前才勉強解決,可解決的結果也不盡人意,陳浠巧舌如簧,加上邢建林偏心得明明白白,忙前忙後的他最後拿到手的只有兩成的業績。
經過這麼一遭,全公司都知道他惹了陳浠,難免有議論的聲音浮起。
那時溫之信也才二十二歲,一頭熱的年紀,看起來平和穩重不代表心思真的成熟,更何況陳浠對人不對事,明晃晃地下刀子使絆子,一股要坐實兩面三刀的架勢,溫之信哪裡遇到過這種事,對陳浠的印象自然而然如泥石流般下滑。
不過一組和二組在兩個方向,除了會議上的爭吵,溫之信很少在公司裡撞見陳浠,但撞見的時候通常得不到好臉色,他善於交朋友的能力在陳浠身上沒有絲毫體現,且他也沒有熱臉貼冷屁股的愛好。
總之,一來二去,他們的關係沒有緩和,反而越來越僵硬。
事實上有關所謂的最初,溫之信如今已經很少回想,因為沒必要,且會徒增煩惱。
不過由現在再看,要回答劉進有關&ldo;為什麼鬧僵&rdo;的問題,二十二歲的他認為是因為陳浠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使得事態發酵,可後來經過客觀分析,反覆自省,難以否認的是,他輕率的言行才是一切的導火索。
第15章 手機
溫之信刪去一些他所認為沒必要讓劉進知道的細節,刪繁就簡地講述來龍去脈。
&ldo;原來是這樣。&rdo;劉進摸著下巴呈恍然大悟狀,但還有費解的地方,&ldo;就這屁大點事,不至於五年都沒緩和關係啊,而且陳浠怎麼說是你不和她好好相處。&rdo;
他停了停,用一種十分玄乎的語氣說:&ldo;之信,說實話,你們倆是不是還結了別的仇,譬如她甩了你之類的。&rdo;
溫之信冷冷地笑了一下。
劉進樂了:&ldo;我胡說的,不過能把你逼急了,也是陳浠的本事。&rdo;
空調在製冷,發出呼呼的聲響。
劉進依舊苦口婆心地勸兩人好好相處,至少表面上不能鬧得太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