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統的段子,只能夠是相聲的一種,就如同英國老維克劇團,可以永遠只演出古老的莎士比亞的戲劇一樣,成為一種品牌,卻不能夠成為英國戲劇的主流,也不能滿足人們對戲劇的廣泛需求。再也沒有比今天更需要相聲的時候了,否則,不會有如此鋪天蓋地的網路笑話和FLASH,在搶相聲的飯碗。對於現實諷刺與幽默的能力,自嘲與反諷的能力,是一個民族敢於正視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也是調節自己平衡自己的能力。優秀的相聲,應該承擔著這樣的能力,而永遠都不能缺少刺蝟一樣的刺,只是癢癢撓或開心果。缺席於現實,只是生活現場的旁觀者、逃逸者、得益者或被收編者,這樣的相聲是走不遠,長不大的。
最後,我想說一下侯耀文。侯氏病逝之後,對於他的紀念,比起當年對於他爸爸侯寶林先生的紀念,要熱鬧的多。按理說,用讓人笑的方式來寄託對死者的哀思,多少有些滑稽,不過,含淚帶笑本身可以就是相聲,荒誕不經也具有後相聲時代的特點。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在世紀劇院演出的紀念專場,每張入場券的票價竟然高達880元。
當然,票價高昂,不見得就一定有什麼錯,如果如此高的票房收入都用於慈善公益,或相聲新人的培養,再高一點的票價,也出師有名,無可厚非。但是,在世紀劇院的三場紀念專場演出,都是商業演出。
我不敢說,這是借死者賺錢的一種笨拙而露骨的商業運作,但明顯的借水行船,想侯氏地下有知,是能夠嗅得出來的。如此無所不用其極的商業色彩,再沒有了帶著鐐銬跳舞的痛苦,只剩下了*花式的自我盛放。
目睹如此現實,我一直想把侯氏突然病逝之後發生的事情編一段相聲,從人們對他遺產數目的猜測(包括兩個女兒的分配),到豪宅的出售(包括說是還欠著款項又說是凶宅而難出手),到紀念專場演出的票價設定與分成、以及演出的梁山伯排座次,再加上最近發生的侯耀文的兩個女兒告侯耀華的遺產案……一段段,實在夠熱鬧的了。雖然都和相聲無關,卻都和人們眼下最關心的世風民風有關。它確實含可以寫出一段別開生面的相聲,而且非常符合後相聲時代的荒誕特點。那特點便是讓我們覺得越來越好笑,卻離前輩開創的相聲天地與境界越來越遠。
從某種角度而言,腳上的泡自己走出來的,這也是相聲走到今天另一個頗具相聲特點的註腳。
老舍先生不是一塊“肥肉”
老舍先生不是一塊“肥肉”
今年是老舍先生誕辰110週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來,電視裡,新版《四世同堂》剛播完,緊接著《龍鬚溝》又粉墨登場。
老舍先生自己說:“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中,寫《龍鬚溝》是最大的冒險。”同時,他又說《龍鬚溝》“須是本短劇,至多三幕,因為越長越難寫。”如今,李成儒執導並主演的電視劇《龍鬚溝》鋪排成了30集,肯定是對老舍先生懷有感情,並且是知難而上。
只是,李成儒執著並標榜的北京味兒,並不能支撐起這樣龐大的鋪排;更重要的,所謂地道的北京味兒,並非老舍先生的唯一和精髓。
在創作《龍鬚溝》的時候,對其中的人物,老舍先生曾經明確的說過:“劉巡長大致就是《我這一輩子》中的人物。”丁四就是《駱駝祥子》裡的祥子,“丁四可比祥子複雜,他可好可壞,一陣明白,一陣糊塗……事不順心就往下坡溜。”老舍先生沒有說程瘋子來源於誰,但應該是他在1948年至194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鼓書藝人》裡的方寶慶,如今電視劇裡的程瘋子也叫寶慶,看來也是順著那一脈繁衍而下的。
問題是,電視劇裡的這幾位重要人物都與老舍先生的作品相去甚遠,肆意的編排,遠離了老舍先生對時代的認知和對藝術的把握。以程瘋子為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