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第1/2頁)
醉魚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極好極好,」郗瑤十分滿意,「溫馴又通人性,聰明著呢!」
「那馬產自伊犁,頭小而伶俐,眸大而眼明,毛色漂亮,秉性靈敏,最適合你們小女兒騎,等你大些,舅舅再帶你去瞧瞧大宛馬,那是真正的千里馬!」
舅甥兩個從馬扯到西北的馬場,又到邊塞的風光。
秦王好武,正經在邊塞待過幾年,如今回來了,對軍營的生活還有幾分懷念。郗瑤想著顧霄遲早要上戰場,聽得也是津津有味,時不時追問兩句。
秦王說到興頭上,隔壁突然響起「砰」地一聲拍桌聲,他被這麼一打斷,不禁頓了頓。
那邊隨即便是一道男聲,張揚激昂。
「……重法重法,郗承清倒是重法,青宮案殺的人還不夠多嗎?」
郗瑤和秦王不由對視一眼,郗父便是名承清。
兩人凝神細聽,就聽那邊一道溫和的聲音勸道,「周兄!今日不過閒談,莫要提及……青宮案。」
因著東宮又稱青宮,是以私底下眾人皆以此稱呼年前那樁謀害太子之事。
「不過事實罷了,難道在下說錯了?」先前那道張揚的男聲又道,「去歲的青宮一案多少人受牽連,校衛大肆搜捕,罔顧士人顏面,郗……大人出身世家,卻全然不顧儒家仁政之說,竟行此等酷法之事!」
「確實,尊賢禮士,才可使人盡起用…」
「……新法施行,又大肆啟用校衛之人,實在令人憂心……」
「也不是這麼說的,青宮關乎國本,謀害一事,自當該罰,且並非所有涉及之人皆被判處死刑……」
「罰是當罰,只是手段未免太過狠絕,大人們盡殺之,餘者流放非關外即嶺南,此二地……」
言至於此,眾人也明白未盡之意,關外的瓦剌和韃靼,連年叩邊,嶺南路途遙遠又多瘴氣,流放之舉更像是借刀殺人。
許是此案乃大燕建立以來第一起牽連眾多,從嚴判罰的,眾人心有唏噓,一時都道株連三族未免太過。
秦王冷哼一聲,株連三族?若不是太師等人勸導,阿爹必是要株他們十族!
忽又一道清亮的聲音響起。
「周兄所言未免有失偏頗。」
「聖人也有隆禮重法之說,尊賢禮士不在於刑不上大夫,尊賢應與賢明之人所言,而對那些觸發律法計程車人推恩太過,難免助長不良風氣,崩壞律法道德。」
「以青宮案為例,謀害殿下,莫過於損害國本,此事之重大,自然當嚴懲不貸!」
話落,兩邊皆是一片靜默。
片刻後,那周姓男子語帶嘲諷,「秦兄莫不是忘了住的誰家書齋?王氏一府因此事家破人亡,你倒是忘恩負義!」
「在下……王氏是於在下有恩,卻不能否認其於國有過,在下之恩與國之過,如何能相提並論?」
「既如此你倒是償還了王氏的恩情!」
「在下……我……」
「周兄!少說兩句。秦兄也且坐下吧,周兄性子急,秦兄莫怪……」
「不,周兄說的也有理,我既不能違揹我的道義,這便從書齋搬出來,至於王氏先前之恩,日後有機會定當償還。」
「吱呀」一聲,隔壁門被拉開,「諸位,告辭!」
「秦兄?秦兄!」
郗瑤悄悄將門拉開一道縫,就瞧見一個一身青袍的年輕人從門前經過,他穿著十分樸素,但神情自若,身姿挺立如山間翠竹,自有堅持。
秦王招招手,示意旁邊侍立的小廝去打聽打聽隔壁都是些什麼人。
那小廝片刻後便與他耳語幾句,秦王冷哼一聲,微微眯起眼睛。
「麼兒,有沒有興趣去看看那所謂的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