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範妙菡也鑽出櫃檯,詫異之極地瞧著他:&ldo;你……,你怎麼會……&rdo;
這時,那邊櫃檯上有人敲桌子催她過去揀藥,急著要走,範妙菡只好又鑽進了櫃檯,還不時回頭往他。
葉知秋道:&ldo;大哥,現在可以說了嗎?大熱天為什麼能用辛熱之藥。&rdo;
孫永軒緩緩點頭:&ldo;正所謂&l;有是證即用是方&r;。既然他有脾腎陽虛的病,單補脾氣便難以收效,必須溫補脾腎,用附子、乾薑、吳茱萸,就是這個目的。只要辯證對了,用藥準確,就算是辛熱之藥,卻也無妨。‐‐明白了嗎?&rdo;
葉知秋點點頭,拱手道:&ldo;多謝大哥指點。&rdo;
第13章 學抄方
孫永軒還是不太相信四弟的表現,他想了想,突然問道:&ldo;&l;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r;,這句話說的是什麼?&rdo;
&ldo;說的是疼痛的虛實兩種病機。&rdo;葉知秋答道。
&ldo;嗯,如何治療疼痛證?&rdo;
旁邊孫永虎插話道:&ldo;這還不簡單,&l;痛則不通,痛則不通&r;唄!疏通經脈痺阻,自然就不痛了。&rdo;
孫永軒沒有表態,依舊瞧著葉知秋,在等他回答。
葉知秋道:&ldo;痛則不通只是其中一種,比如&l;聚沫則為痛&r;,是由於風寒濕邪氣害於血脈肌表,漸入分肉間,使津液聚為痰沫,痰沫聚集排擠分肉而成,是邪氣侵襲使氣血不能周流而引起的一種遊走性的疼痛,就不是&l;痛則不通&r;能解釋的。其實,疼痛病因多種多樣,痛證有虛實,治法有補瀉,必須分型論治。&rdo;
孫永軒張大了嘴,半晌,才又問道:&ldo;如何分型論治?&rdo;
&ldo;表虛而痛,是陽不足,這種痛必須溫經。裡虛而痛,是陰不足,必須養營,上虛而痛,是心脾受傷,必須補中,下虛而痛,是脫洩亡陰,必須速救脾腎、濕補命門。&rdo;
孫永軒驚訝地張大嘴合不攏,四弟的這一番論述,其中一些論斷他自己都還是首次聽聞,因為葉知秋關於疼痛證論治的觀點,是後世醫家的經驗總結,宋朝還沒有看得這麼透徹,自然是驚訝至極了。
這時,醫館看病的病患越來越多,孫永軒道:&ldo;先不說這些了,看病吧。&rdo;
葉知秋急忙道:&ldo;大哥,我能幫你抄方嗎?我想學看病。&rdo;
範妙菡在櫃檯裡聽到了,大聲道:&ldo;大師哥,你就讓他跟你抄方吧,櫃檯我忙得過來。&rdo;
孫永軒淡淡一笑,道:&ldo;四弟,抄方必須是醫學功底很紮實才行,不是會背一點醫書說兩句關於疼痛證的分型論治就可以做得來的。你看不懂我的方子,抄了何用?反而耽誤功夫。你還是好好揀藥吧。&rdo;
葉知秋忙道:&ldo;我能看懂大哥的方子,我想學看病,我差得就是不知道怎麼給人看病,比如望舌診脈這些,我都不會,想跟大哥學,行嗎?&rdo;
&ldo;你跟我學沒問題,但是,給人看病也好,學著給人看病也好,必須是師父說了算,我說了不算,等晚上師父回來,你跟師父說罷。&rdo;
他們幾個的師父,便是二伯孫兆,孫兆白天要上朝在太醫院當班,晚上才回來。
葉知秋回頭瞧了一眼範妙菡,見她神情知道這是真的,只好點頭答應。
葉知秋鑽進了櫃檯,範妙菡湊過來,好像看怪物似地瞧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