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話交代。
如果清軍去攻長安,自己便可以在潼關的後面伺機而出,騷擾清軍糧道。
如果清軍轉頭來打自己,必要費力去拔除這十二連城。這禁溝中溝壑起伏,想要把大炮運來也需要花些時間。
即便清軍最後攻破了這十二連城,自己也能有充足的時間,帶著大軍沿著溝道退入到秦嶺山中。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去禁溝關落腳,是他丟失潼關後的一個折中之計。
等馬世耀的部隊順利進入禁溝關以後,自然要派出偵騎去探聽潼關城的訊息。結果不久之後,偵騎回報的訊息,卻讓馬世耀大感意外。
先是大俠們在城內和耿仲明的部隊連番血戰,大俠死傷無數,潼關內幾近血流漂杵,才堪堪抵擋住耿仲明的進軍步伐。
馬世耀聽到這個訊息,暗暗敬佩這些不知名的義士。雖然以螳臂當車稍顯莽撞了些,但千里來援,不為名利,這氣節還是讓人敬佩不已的。
只可惜清軍勢大,連大順皇帝李自成親率最精銳的大順軍苦戰十餘天都沒能取勝,這些所謂的市井遊俠兒,雖然暫時用血肉之軀抵住了清軍的進攻,不過城破人亡應該也近在眼前了。
旁邊的牛道士更是搖頭晃腦的感嘆道:“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今日見潼關之壯舉,方知太史公所言不虛。”
馬世耀原以為如果再有哨探回來,定是潼關失守,清軍大肆屠城的訊息。
沒想到後面陸續回來的哨探說的卻是:
“漢軍旗潰敗,互相踐踏,踩死踩傷無數!”
“懷順王耿仲明生死不知!”
“多鐸親率滿八旗攻入潼關!”
“多鐸震怒,陣斬潰散的漢軍無數!”
“潼關城內清軍數次進攻未果,大俠們死戰不退!”
一條接著一條的訊息,都在告訴馬世耀一個結果,這些大俠們不但頂住了耿仲明的進攻,而且將耿仲明殺得大敗。如今正在和豫親王多鐸交手。
這個結果大大的出乎了馬世耀的預料。沒想到這群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大俠竟然如此厲害,自然不免又驚又喜。
這樣又過了一個時辰,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陸續回來的哨探報告的還是潼關城內處處火光,喊殺聲一片,幾乎每條街道,每個巷口都是戰場。
雖然清軍抽調精銳,輪番組織進攻。大俠們也死傷慘重,可抵抗仍再持續。清軍遲遲不能破城,兩軍陷入僵持。
這時候馬世耀再也坐不住了,俗話說頓兵堅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這不妥妥的取死之道麼。多鐸這是要完啊!
要知道馬世耀也是戎馬多年,他這個巫山伯可不是承祖廕襲爵來的,而是真正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殺掙來的。
如果這機會自己再把握不住,那真是枉為上將軍了。
若說舞文弄墨或許他馬世耀差了一點,但這戰場上的指揮判斷,即便在整個大順國中,馬世耀也是能入前十之位的。放在過去,那也是凌煙閣中的人物。
想到居然有機會反敗為勝,馬世耀心頭一陣狂喜,自然不再怠慢,帶領這全部七千人馬,在禁溝繞了一大圈,從多鐸大軍的背後又殺了上來。
此時的多鐸,正在潼關城內指揮作戰。他久為大軍統帥,雖然率大軍入城,但大軍背後、城外的左右兩翼,也都分別安排了護軍,來保護自己的後方安全。
不過由於城內一直苦戰不下,多鐸自然把最精銳的部隊都調到了最前方的戰團之中,現在後方和側翼的實力差了很多,剩下的也大都是步甲和輔兵一類居多。
說實話多鐸也沒覺得自己大軍的後面會出現問題。實在是因為前面的戰況實在是太過激烈。從上午一直打到天黑,估計城裡的守軍都死了幾萬人了,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