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士,和一干大順官員沒命的向城內跑去。
可畢竟兩條腿的比不過四條腿的。等過了吊橋,再想讓人關上城門的時候。耿仲明的親衛馬隊已經衝到了城門前。
馬世耀今天本來是準備納降的,既沒著甲也沒帶兵器,即使想擋住耿仲明的親衛,手邊也沒武器可用。無奈之下招呼一聲便四散奔逃。
心中不斷暗罵這些不知從哪來的怪人壞了自己的詐降大事。這些人衣著華麗不凡。偏偏本事卻是不濟。
馬世耀本來看這些人衣著誇張,猜測可能是哪個戲班子裡找來的伶人。不過看到這些人在城頭上的一番作為後,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雖然結果一塌糊塗,但至少過程剛烈絕倫,氣節非凡。絕非戲班子裡的伶人所為。
可如果不是伶人,又是些什麼人呢?該不會是傳說中的大俠吧?馬世耀腦中又閃過了一個念頭。
據說明朝南方一些富庶之地現在還有著遊俠的傳統。一般多是少年紈絝,市井裡的豪駿之士所為。平日裡最是仰慕太史公《遊俠列傳》裡大俠的風姿。他們穿華服,任豪俠,飲酒如水,行俠市井。
不過這些傳說中的大俠馬世耀可從來都沒見過。這幾年北方年景不好,不是饑荒就是兵亂。有些地方甚至易子而食。
馬世耀一直混跡在北方,看到的不是流賊就是敗兵,即便是富戶,也都結寨自保,心驚膽戰的過日子。
平日裡更是要多低調有多低調。連綢緞的衣服都不敢穿,生怕被土匪惦記上,哪還有人敢在市面上充什麼大俠啊。
所以說馬世耀只聽過俠客的傳說,卻從沒見過什麼大俠。如今城裡的這些人行事乖張,鮮衣怒馬。到是和自己印象中的大俠重合起來。
大概是這些人聽說建虜入寇中原的事情,幾兩黃湯下肚,一時義氣,又不知輕重。以為自己都是荊軻聶政一類的人物,便聚眾結伴而來吧。
可惜不但在潼關城上白白的送了性命。還壞了自己的好事。
馬世耀心中認定了這些人都是些市井大俠的想法,埋怨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今搞成這樣,卻沒什麼好說的了。
即便現在自己倒剪雙臂,去多鐸的帳前負荊請罪。恐怕也難以取信。沒有辦法,只得棄了潼關保命要緊了。
自己手下還有七千多的人馬,那都是自己多年來的心血。如今潼關大亂之下,不知道還能帶出來多少。希望這些大俠們至少能在前面頂上一時半刻。為自己的撤退贏得點時間吧。
耿仲明離得老遠,便看見棄了城門,往城內拼命奔逃的馬世耀。不過他卻沒有半分去追趕的意思。一個區區流寇的偽巫山伯還不夠耿仲明去掛心的,眼下能儘快奪下城門才是最緊要的。
本來耿仲明心裡想的是既然這潼關城有埋伏,恐怕城門之處還不一定有什麼兇險毒計,自己甚至已經做好損失一半親衛的心裡準備。
他想著只要自己的親衛能在城門口拖延個一時片刻,不讓城門關上,等後面壓陣的清軍大隊趕到,奪得潼關城自然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可出乎耿仲明預料的是,這城門卻奪得異常的容易。
直到自己都衝進了潼關,也沒發現有什麼有力的抵抗。在城門口守著的根本不是大順軍。而是一些奇裝異服的江湖人士。
這些江湖人士的打扮樣貌,比《遊俠列傳》中描繪的大俠還要誇張許多。可惜本事卻是不濟,雖然不要命的一窩蜂衝來。但是哪裡擋得住騎兵的衝擊。一個回合下來,便被騎兵衝了個七零八落。
等耿仲明的騎兵左右散開等待迂迴包抄,步兵隊伍居中衝上來的時候。對面的人似乎才反應過來。也不理被騎兵衝倒的同伴,又自持武勇。拿著各種唬人的兵器又衝了上來。
結果這些兵器看似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