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2頁)
[美]呂貝克·斯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30英尺,寬100英尺,高聳的柱子,裝點著比真人還大的塑像,整座建築完全由堅固的
岩石雕鑿成形。這座建築名叫卡茲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
鑿在沙石壁裡,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著黃、白、
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無比神奇。
過了卡茲尼,西克峽霍然開闊,伸向約1英里寬的大峽谷。這峽谷中有一座隱沒於
此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形成天然城牆;壁上兩處斷口,形成這狹窄山谷中進出谷區
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鑿有更多的建築物。有些簡陋,還不及方形小室大,幾乎僅
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緻‐‐臺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層柱式前廊,所有這一切
都雕築在紅色和粉色的巖壁用,這些建築群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
納巴秦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今
天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在他們建造的眾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為突出。佩
特拉是一個值得介紹的地方,第一,它易守難攻,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方無法
調集大軍攻城,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二,資源豐富,環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
森林繁茂,木材豐富,牧草肥沃,利於遊牧;第二,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噴泉提
供了可靠的水源。
到了公元前4世紀,納巴泰人又充分利用了該地的另一地理特點,大獲其利。佩特
拉位於亞洲和阿拉伯去歐洲的主要商道附近,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押運著滿載貨物的
駱駝隊經過佩特拉門前‐一阿拉伯的香、經波斯灣輸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黃金以及中
國的絲綢都要途經佩特拉,運往大馬士革、泰爾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場。與此同時,皮塔
還是通往希臘和地中海各地的門戶,接近商道線的納巴泰人得天獨厚,贏利不少。他們
有時也採取不法的海盜行徑,但大多數時候是靠收取途經貨物的稅和過路費獲利的。他
們有時也為旅客、商隊及牲口做嚮導,提供食物和水,朝廷有償服務。
公元前3世紀,佩特拉成為了納巴泰人的首都,在岩石中開鑿墓地成了一種風俗。
有些考古學家認為,這種習慣可能起源於早期居住在那兒的當地人,後來又由納巴泰人
繼承和吸收了。雖然學者們對納巴泰人的宗教信仰一無所知,他們相信該民族可能把已
故的國王們視為神靈,把他們的陵墓視為神廟。納巴泰人也建造其它廟宇,有的嵌鑿在
岩石中。不過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獨立式建築,可能是用來供奉佩特
拉主神都薩爾斯的,該神的象徵是一塊石頭。
公元前2世紀,納巴泰達到了全盛時期。版圖最大時,王國由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
紅海地區,從某種程度上講,它的影響已超越疆界、廣泛傳播且影響久遠:&ldo;納巴泰人
的&rdo;文字進化成了當代阿拉伯文字,在當今大部份阿拉伯世界中廣泛使用。公元前80年
~前65年,國王阿爾塔斯二世統治時期,納巴泰人鑄造了自己的錢幣,建造了希臘式的
圓形劇場,佩特拉城蜚聲於古代世界。無論何地,甚至遠至中國,只要有駱駝商隊,只
要有貿易團體,人們都聽說過神話般的石頭之城。
公元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