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頸離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gl百合] 《溺於所聞》作者:背頸離鄉【完結+番外】
文案:
娥皇女英被傳為一段佳話,其中是否有她們自己的原因?
她看著兩人今日,她坐主位,她的妹妹朝向她跪著,想著從前,從前卻不是這般。
從前兩人會躲在她房間那床圍子榻上,開始只是姐妹間的親密話,後來的時日裡,她的妹妹會拄在她身前,用那塗了口脂的丹唇去舔舐她鬢邊承不住的汗珠,去叼住她上襦繡的並蒂蓮廝。還會在丫鬟看不見的妝檯前,秘密地攀著她耳邊帶著癢癢的潮氣喚她姐姐。
古代百合青梅竹馬
註:姐妹文(血緣親姐妹,介意的請繞道)
第1章
密雨只如散絲,卻打得院裡的木樨七零八落。從檻窗看不清外邊的天色,只能看見比屋內蘇合香的香雲還要濃重的灰白。已近夏秋之交,遂州卻還是落雨不絕,襯得屋內辛味更甚。大丫鬟雁喬從格子門外進來,帶進些水汽,打亂了惱人的辛味。
「夫人,今天新婦敬茶就穿這身橘紅色褙子吧,領抹繡的印金牡丹,應景又貴氣呢,還挑不出問題。」岑疏雨偏過頭,露出一張芙蓉面來。聽到新婦兩個字,她只點了頭,也沒甚麼其他反應,似乎是出著神,左手揉搓著窄袖的緣飾沒有出聲。
雁喬見狀心裡五味雜陳,她是岑疏雨從岑府陪嫁過來的大丫鬟,一路陪著姑娘走過來,自然知道姑娘這些年過得不舒心。這門婚事姑娘不喜歡,姑爺娶妻前已有一房外室,生性風流。但這畢竟是李知府家親自上門求的婚事,岑家不過小門小戶,自然是沒有推拒的餘地。誰不知遂州知府官運亨通,祖上曾至觀文殿學士,到這一輩知府公子,稟賦不出挑,卻也算得上中上才貌。岑家以經營茶園、製茶為生,每年按例交茶給官府,搭上知府這條線,也算是得了富貴。
嫁過來以後姑娘和姑爺相處雖算不上親密,但也算得上和睦。本來大家相安無事,但兩月前姑爺突然嚷著要納新妾,婆母眼看府裡姑娘和早年納的二夫人一直無所出,便允准了。姑娘心不在姑爺身上,一直是由著姑爺來,連出身都不問,順口就準了新妾進門。
誰知等雁喬轉頭向前廳一問才知,這要進門的不是別人,竟是岑疏雨庶出的妹妹岑聞!當年在岑府,姑娘和二姑娘一直不離左右,卻不知何時生了嫌隙。出閣前,二姑娘竟狠心將姑娘推下了石階,好在只是扭傷了手,將養了數月,現在早已全好了。但這又算什麼荒唐事,姑娘在這兒呢,姑爺又把自己的小姑子納了進門。
昨日就是二姑娘過門的日子,雖是從後門迎進來的,但聽說姑爺拜完堂直接把人抱進了臨松院,好了,雁喬本就對姑爺頗有微詞,這下更是不忿,「姑爺這是存心膈應我們姑娘呢。」雁喬嘟囔著,回頭一看,眼見一會兒要去前廳了,姑娘這還在發呆愣神,她嘆了一口氣又躬身喚了一聲「夫人?」岑疏雨這才回過神,歉笑著鬆開了揉皺了裡衣的手,應道:「你挑的都好,再拿頂我常戴的花冠來。」
須臾岑疏雨穿戴齊全,的確是喜氣又不壓人的一身,橘紅色雖艷,卻平白給她添了幾分清麗。雁喬給她撐著傘從迴廊往內院走,走過裡門,便沒有簷頂遮雨了。她的鞋履帶過積水,還是在黃裙邊染起幾點水漬。
到了前廳, 姑爺今日外出不在,囑咐了伺候的人不要怠慢了兩位夫人便走了。所以此刻前廳裡候著的,只有兩人。微微彎著腰的是侍女冬雲,而那昔日的二姑娘,今日的三夫人著一身翠綠窄羅衫子款款立於堂前,寶髻挽得齊整,露出頸間一段白,活像那點了夏雨的翠竹。
聽見來人的腳步聲,她轉頭過來,瑩瑩笑著,抹了口脂的丹唇襯著她一身碧色竟更是鮮活,是和未出閣時一樣濃艷照人的顏色。但這抹艷好似只是身外之物,沒一點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