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色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次十萬大軍折損大半,雖說沒有傷筋動骨,卻讓各部落離心離德。
有很多部落趁機脫離汗國,向西北或東北遷移。
鬱久閭大檀也是無奈,並沒有阻止,他也沒辦法阻止,柔然汗國本來就是以部落形式存在,他們要走他也攔不住。
忠心於他的部落雖然沒走,但是也是人心惶惶,他們不想去漠北生活。
相比來說漠北和漠南根本不是一個環境,漠南水草豐美,十分適合放牧,然而漠北環境惡劣,一旦到了漠北,部落的生存將遭受極大考驗。
這也是各部落為何會支援鬱久閭大檀與魏軍決戰,他們是在不想讓出漠南。
不過現在是沒辦法了,打肯定其實打不過了,投降更不可能,柔然與鮮卑交戰多年,仇怨早已深重,根本不可能和解。
魏國實力強橫,鬱久閭大檀打算暫避鋒芒,先前往漠北,等到魏軍撤回,他們在返回。
商議完後,各部落首領回去準備北遷,鬱久閭大檀也組織眾人準備離開。
三日後,鬱久閭大檀帶人北遷,望著可汗庭方向鬱久閭大檀眼中不捨,又很無奈,但是他不打算認命,早晚要返回,重新奪回可汗庭。
拓跋燾得知柔然北遷,下令騎兵追擊,不過並未取得成效,柔然騎兵多次騷擾,並未讓魏軍追上大隊。
拓跋燾無奈,想要追擊,但是進入漠北,戰線太長,糧草運輸極為不便,所以只得放棄。
柔然人北遷後,拓跋燾帶人來到彈汗山祭祖,這裡是鮮卑祖地,不過早已破敗。
看著殘垣斷壁,拓跋燾心中不平,大鮮卑曾經是草原霸主,但他野心不止於此,他不但要飲馬長江,還要打過長江,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
在彈汗山待了半月,拓跋燾班師回平城。
此一戰,柔然雖然北遷,但主體還在,不過魏國北方暫時算是解除了威脅。
回到平城,拓跋燾又開始將目光對準北燕,遼東地區雖然不比中原,但是任由北燕發展,依舊讓拓跋燾不安。
雖然北燕一直很老實,但他早知北燕與宋交好,而且兩國在海上貿易頻繁,宋國不僅和北燕交易生活物資,甚至將兵器鎧甲賣給北燕。
最近在建康的細作得到一份情報,宋國將投石車和床弩賣給了北燕。
這讓拓跋燾什麼憤怒,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宋燕兩國透過海上交易,他也沒辦法,魏國的水軍實力比宋國差太多。
其實這是劉義隆的遠交近攻策略,本來他還打算和柔然交易,只要能給北魏添堵,他是什麼都敢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