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范仲淹先是訝然,然後露出滿意的表情,想了想道:“這是應該的,介甫能有此心,足見經世報國之志!”
稍作琢磨,范仲淹道:“國家治安,一在吏治選材,二在章程法度,三在財計民生,這樣,江海關正有一個稅務副司空缺,就留給你吧!”
江海關可是帝國五大海關之首,半個世紀的發展下來,每年關稅及各項管理歲入,就已突破性地達到千萬貫。一個江海關,抵得上五座蘇州府。
王安石身處中樞的這些年,對於帝國政治經濟體制也有了相當深入的瞭解,自然清楚江海關之重。得到這樣的安排,既驚且喜,同時還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也絕對是其仕途的一個關鍵轉折。
“多謝相公!”對於此時的王安石來說,唯有長長一拜表示感謝。
旋即,范仲淹便給王安石批了張條子,待手頭事務交接好之後,便去找王相公落實。王相公,指的是宰臣、吏部尚書王士廩,這可是正統時代真正的帝黨核心,也是正統皇帝垂拱之餘,制衡朝局的一張王牌。
而望著王安石告退離開的背影,范仲淹眉目之間,卻露出了深沉的憂慮,眼神很複雜,良久,方才悵然嘆息一聲。
江海關這樣一塊肥得流油的大肉,那裡自然是群狼環伺,自秉政以來,范仲淹對帝國財稅亦有諸多改革,尤其是海關這種“新事物”,更是大力整飭,打擊貪腐非法,這也是江海關歲入能達到歷史之最的原因之一。
但是,范仲淹心裡清楚,他打擊的,只是一些皮肉,骨子裡的一些問題,卻不是依靠朝制能夠解決的。將王安石安排到江海關,無異於推他進狼窩,能否堅持下來,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然以其個性與才幹,范仲淹又暗懷期待,希望他能給江海關乃至整個帝國海關係統,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當年,世宗皇帝用他範希文時,不也是這般嗎?
順風順水,終難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