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龍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啞叔將盤中的菜吃得乾乾淨淨,連湯水都不曾剩下。
“我第一次喝雪雲城的酒,想不到是這種感覺。”
跑堂前來收拾,樂道:“公子好酒量。”
“非我酒量好,是你們的酒太清淡。”
兩人搖搖晃晃走回家。
天邊落日斜墜,烏雀倦歸。
“啞叔,我要讀書了,這一年再不出門。”
聞聽此言,啞叔放下心來。
他生怕蕭洛迷戀上城中的繁華,這樣下去,家中藏著的那幾幅名畫孤卷,都要典當了。
蕭洛走進書房,關門。
從書架上抽出《商君書》。
《商君書》共二十九篇,論述了商鞅在當時秦國施行的變法理論和具體措施,核心思想為“強國弱民”。
商鞅認為國家的強勢和人民的強勢是對立的。
只有使人民順從法律、樸實忠厚,人民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國家和君主,這樣國家才容易治理,君主地位才會牢固。
《商君書》宣傳人性本惡,治理國家要以惡治善才能使國家強大。
蕭洛嘴角露出一絲譏笑。
弱民……
原來出處在這裡。
羸弱的百姓容易管理,如同草原上的羊群,僅需一隻兇惡的牧羊犬。
如果牧羊犬還管不住,那就派一頭狼去。
最好是吃掉幾隻成年的公羊。
同時,《商君書》主張重刑輕賞,認為加重刑罰,減少獎賞,人民就會拼命爭奪獎賞。
而增加獎賞,減輕刑罰,人民便會消極怠工。
其實,人民哪裡是爭奪獎賞,只不過畏懼刑罰而已。
刑罰重,民眾從,天下大安。
蕭洛翻到第二篇《墾令》,細讀:
“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則農有餘日;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則農不敗。農不敗而有餘日,則草必墾矣。”
這段話描述了官員和農民的關係,如果官員每天兢兢業業處理政務,就沒有時間去騷擾百姓。
不被騷擾的百姓,則可以專心種田墾荒。
蕭洛雖是皇室出身,但從未了解過北歷的經濟與土地情況,並不清楚如今北歷的官員是何種習氣。
千里沃野,是否稻黍青青?
四境之民,是否衣食無憂?
再讀下一段:
“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上壹,則信;信,則臣不敢為邪。民平,則慎;慎,則難變。”
……
漸漸,月至中天,夜入子時。
小院外突然響起輕微的風聲,三條黑影潛行而來。
接著,是壓得極低的聲音:
“大張小張,等我將護衛引開,你們兄弟倆再進去找人。”
“是。”
“注意,別傷著人,探出底細就撤。”
說話的是柳清河,他奉司空乘風之命,帶了織網的兩名諜子前來尋找蕭洛。
柳清河躍入小院,慢慢摸向後園,忽然腳步一劃,踢飛了一顆石子。
哐當~
暗夜中,石子落下的聲音異常清脆。
“嗬!”
凌厲的掌風撲面襲來,一箇中年漢子如蒼鷹撲兔,不留餘地攻向柳清河。
柳清河身形一閃,以不可思議的角度避開厲掌。
風,起於青萍之末。
飄萍,是柳清河的家門絕傳,據說是天下第二的輕功。
中年漢子自然是啞叔,首招落空,他從腰間一抹,雙掌間頓時多出一條絲線。
今夜月色分外皎潔,映出絲線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