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暗度陳倉 (第2/2頁)
筆落驚飛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都嗅到了血腥味,紛紛開始湧入市場!一時間,流言四起,資本如同深海中的鯊魚嗅到了魚群,瘋狂撲向股市。
怡和洋行創辦於1832年,註冊地在廣州,創始人是兩個蘇格蘭人,威廉·渣甸和詹姆斯·馬地臣。
威廉·渣甸原本是一名醫生,曾在東印度公司擔任醫生職位。1817年的時候,他不滿足於行醫生活,開始和別人合夥走私鴉片。
最初他在孟買一帶活動,雖然在中國也有業務,不過都交由一個名叫霍林沃茲·馬尼亞克的人代理。
18年,霍林沃茲從自己的哥哥那裡繼承了專門經營鴉片走私活動的查爾斯·馬尼亞克公司,並改名為馬尼亞克公司。
霍林沃茲認為渣甸是一個有膽識、有商業頭腦的人,於是邀請渣甸進入馬尼亞克公司,兩人合夥經營。
不久,霍林沃茲退休回國,很少過問公司業務,渣甸開始全權負責馬尼亞克公司在廣州的進出口業務。
詹姆斯·馬地臣也曾在東印度公司工作,1815年,他成為一名自由商人,加入了自己叔父開辦的一家公司。
業務逐漸熟練以後,馬地臣離開叔父的公司,來到廣州開始從事鴉片走私。
1826年,馬地臣結識了渣甸,並在兩年後加入馬尼亞克公司,成為渣甸的合夥人。
事實證明,這兩人是天生的合作伙伴,兩人一般的膽大,一般的慾壑難填。他們不滿足於廣州一地,把觸手伸到了渤海灣一帶。
1832年7月1日,渣甸和馬地臣正式在廣州註冊成立怡和洋行。而在前一天,馬尼亞克公司剛剛倒閉。
由於當時清政府腐敗氾濫,之前強大的東印度公司也已經日薄西山,怡和洋行很快發展起來,成為英商向中國走私鴉片的頭號公司。
當時的渣甸被其他商人稱為“大班”,也就是總經理的意思。
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實行禁菸政策,怡和洋行的鴉片走私受到很大打擊。
懷恨在心的渣甸開始努力遊說英國政府向清政府開戰,同時把香港奪到手中,作為英商的貿易據點。可以說,在鴉片戰爭的爆發上,渣甸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怡和開始拓展業務範圍,首先是進入地產業,之後逐漸進入鐵路、船務、礦業、銀行等諸多產業,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經營的公司。
1886年,怡和洋行和英商保羅·遮打合作創辦了九龍倉公司,主要經營碼頭貨運業務。
保羅·遮打本人是貨執行業出身,曾創辦香港碼頭貨倉有限公司,但由於起始階段資金不足,最終破產。
後來他從香港政府手裡買到了尖沙咀臨海的地段,當時那裡很空曠,非常適合建立碼頭。於是他找到怡和洋行,合夥成立了九龍倉。
所以,九龍倉一旦被收購,對於怡和洋行是巨大的損失,故而怡和洋行也迅速開始了激烈的反收購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