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第1/2頁)
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珪抬頭面色平靜地道:&ldo;陛下,臣六月繫有罪囚徒,七月任諫議大夫,八月升散騎長侍,七天之前剛剛升任黃門侍郎,數月之內品軼連升七級,已是出於陛下殊恩。門下侍中位列政事中樞,主掌敕命封駁,職責重大,臣恐不能勝任。況且禮制乃國之根本,臣從罪囚一越而為宰相,恐百官不服,國家有制度,朝廷有成規,不宜輕易破例破格,否則後世仿效,終歸於國家有害!&rdo;
李世民笑道:&ldo;規矩是人定的,能定自然能廢,國家公器,唯賢者居之,這是最大的禮制規矩,你不要不安,官升得快了點無所謂,只要你能盡起職責,就是對得起朕了。門下省的職責重在封駁,自武德元年以來,皇帝敕命無一件被駁回,這是皇帝聖明麼?朕看不盡然,劉文靜擔任納言時,門下省尚且能就朝政言論得失,他一死,連個敢說話的都沒有了。事事都由人主獨裁,朝廷設大臣何用?朕今日就立個新規矩,自現下起,中書省起草的所有敕命都不得再用硃筆,一律用墨筆謄寫,就是朕的手敕,也不得用硃筆,舉朝文武,只有門下省自侍中以下黃門侍郎、散騎長侍、諫議大夫直至六科給事中可用硃筆,以往對命敕的封駁修改都是另卷謄寫,浪費紙張且效果不彰顯,朕再立個新規矩,自此以後,所有對詔書的封駁均在原文上塗改,這個規矩凡是我大唐後世子孫即須遵循,要讓後人知道,門下這個地方,就是專門負責監督皇帝匡扶君主過失的!&rdo;
一番話說得群臣驚駭,皇帝超拔王珪為門下侍中,也還罷了,然而這兩條新&ldo;規矩&rdo;卻當真是亙古為聞之事,自古帝王,無不以集權為樂事,主動將手中權柄分給臣下尋求制約的,當今皇帝確是自有皇帝以來的第一人。
李世民眼睛略略轉動了一下,叫道:&ldo;杜如晦!&rdo;
兵部尚書杜如晦急忙出班站立應道:&ldo;臣在!&rdo;
李世民看著他道:&ldo;宇文士及的中書令一職,就由你來擔當吧!制誥重責,不可輕忽!&rdo;
杜如晦跪倒叩頭道:&ldo;謝陛下厚恩!&rdo;
李世民點了點頭,又道:&ldo;朝廷設內廷三省,尚書省主管行政,中書省擬敕,門下省封駁諫言,三省各司其職,則雖出昏君,不亡其國;若是三省唯命是從碌碌無為,則此時天下之大,雖堯舜在世亦不能治之。自今日起,恢復國初五花判事制度,尚書省兵、吏、戶、刑、工、禮六部與中書省六房舍人門下省六科給事中三相對應,以後言專事之敕命詔書,不僅要有朕及三省長官的印鑑署名,還要有相應三省各部、房、科過手官員的署名,敕書有誤,從朕這個皇帝到六品的給事中,都要承擔責任!&rdo;
他環顧了一下此刻已然聽得暈暈乎乎的群臣,嘴角帶著冷峻的微笑對房玄齡道:&ldo;玄齡下去就擬敕,免去宇文士及中書令之職,由兵部尚書杜如晦檢校中書令,免去高士廉侍中之職,出為……安州大都督,以黃門侍郎王珪守侍中,至於如晦所遺兵部尚書一職,就依前議,由李靖實任,特旨參議朝政得失!&rdo;
第五節
更新時間 2007-01-27 11:51:05字數 5052
第 五 節
大朝畢,如在雲霧中整整泡了半日文武官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步出了顯德門,帶著滿心的驚惶和不安各自散去。剛剛進京便遭遇如許驚人的朝變,李靖自然也難免心神不寧,雖說升任兵部尚書是喜,但新皇帝用人如此多變,卻又讓他對自己的升遷惴惴不安。宇文士及先後侍奉四朝天子,高士廉貴為皇后的孃舅,二人根基均不可謂不穩,不過轉眼之間,一個賦閒在家一個左遷外任,雙雙罷相。直到現在想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