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興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蘭庭動幽氣,竹室生虛白。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大人與薛公情深義重,友誼真摯,此詩詩意清雅平和,而不失樸質勁健,必將萬古流傳。”
隨後,司馬九搶上數步,凸出於眾人身前,朗聲道:“大人今日屠城,豈非自汙奇志?”
說話間,他抬頭注視楊素,眼神清澈明亮。
司馬九剛才的吟詩,乃是楊素的傳世之作。
他既然把楊家做為自己入仕的敲門磚,自然得做足功課,近來,他一直在從前世的記憶中挖掘關於楊素的事蹟。
楊素文武雙全,才華橫溢,不拘小節,年輕時屢屢頂撞北周皇帝,得勢後卻又詭謀百出,實在是一個複雜的不能再複雜的人。
他待人真誠,尤惜賢才,著名的成人之美、破鏡重圓的典故便出自於他,彰顯了他不一樣的博大胸懷。
然而,在政治上,他又是著名的不為同道、即為仇寇理念的擁護者。
司馬九很疑惑,他腦海中各種記憶碎片塑造的楊素,究竟哪個才是最真實的呢?
原本,司馬九一直在暗中權衡,奈何今日事情急迫,不得已才把重注壓在了惜才文人的楊素身上。
若真是如此,或許,他的仕途將會更加坦蕩,更容易實現成為大隋幕僚長的目標
否則若是殘暴不仁的楊素,今日,他必定身首異處。
楊素聽了司馬九的話語,毫無表情的看著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嘴角微微翹起。
“汝可是李家之人?”
“總管大人:此人並非李家之人,然與小侄而言,卻是親如手足。他出身寒門,不是官宦勳貴子弟,出言不知體統,還望總管大人息怒。”
李建成見司馬九忽然站了出來,便急忙連連拉了司馬九幾把。
他可知道楊素的手段。
“呵呵!”
楊素乾笑了兩聲後,意味深長的說道:“寒門出身,親如手足”
一旁的楊玄挺掃了司馬九一眼,遂近到楊素身邊,低聲說了幾句,霎時,楊素看少年的眼光就更加玩味了。
“汝出身寒門,卻也頗具膽色。想老夫年輕時候的拙作,你這寒門子弟卻能信口說來,如此看來,老夫也不止是個武夫了啊?”
太師輕撫著鬍鬚,笑了笑。
楊玄挺乃是楊素之子,他了解父親的脾氣。
楊素城府極深,他殺人笑,助人笑,高興是笑,怒極是笑,但是手撫鬍鬚,那就是真的高興了。
太師平時為人冷峻,哪怕今天拿下了軍事重鎮平遙城,他都沒有怎麼拈鬚,此時,他卻是撫須的動作停不下來,顯然,他已是極喜。
司馬九不瞭解楊素的真實為人,但他能感覺到周圍氣氛的緩和,心中一陣竊喜。
他押對注了。
既然如此,便需要趁熱打鐵,以文人雅士的角度近一步拉攏他與楊素的關係。
“群主司馬九:江湖救急,諸位大賢若不想本群主就此止步,還望慷慨出手,以解危局,小弟感激不盡。”
“大將軍王猛:本將軍其實對文學也略知一二,讀書人寧折不彎,拍什麼馬屁,碰到困難,鐵棍橫掃,困難加大,鐵棍加粗。”
“五柳先生陶淵明:吟詩賦文,在下自覺尚可,老夫年輕時候碰到的奉承多了,但凡誇耀字詞用的好的,只是末節。老夫更傾向於那些能說道出我心中情懷的讀者。”
“群主司馬九:五柳先生,你總算有點用了,前些時候搏鬥對戰,你看你在群裡,完全都起不到作用嘛。”
“劍聖裴旻:奉承拍馬,雖不是我武人所為,但是由衷的讚美,我想被誇獎的人,定然能夠體會到那份真誠。”
“亞聖孟子:保民者為王,殘民者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