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羿葉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始沒白天沒黑夜的撿糞肥,為自家開荒的地還有自留地裡種地做準備。
大家都忙,小文哥每天也特別特別的忙,他比上學的哥哥姐姐們都忙,早上走得早,晚上回來的晚。一天到晚的在外面野。屯子裡,大家三四歲的孩子,都得跟在他後面,聽他指揮。時不時的就打起來了,滾得渾身泥,回來也不告狀,全都自己解決。
他是不告狀了,人家別人家的孩子告狀啊,娘在家,一天到晚,竟給他們斷官司了,三不五時的就有屯裡的孩子哭唧唧的找來了,說是被小文哥給打了,或是怎麼怎麼欺負了。有時候,作得狠了,也有家長找過來的。
為了這些事兒,明子孃的豆包不知道搭出去多少。給人家賠理道歉。
偏偏每回娘給人家賠完理道完歉,只要不是太過份的事兒,從來都不說小文哥。爺爺和爹每次要管也不讓,說只要不是被欺負的那一個,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兒就行。
開春兒,前山大隊裡來了幾個知青。在大隊做宣傳員的知青,包片兒正好包在了高官屯兒。
這時候的高官屯兒,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富裕屯了,大隊裡都給起外號,叫小臺灣。意思在高官屯裡,是能吃好喝好地。高官屯家家小片兒開荒,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但是呢,不管你誰來查,還就找不到證據。眾口一詞,絕對沒有開荒的事兒。
當然,真要認真深糾的話,也不是真的就查不出來。只是在這家家戶戶挨餓的年月,又都是鄉裡鄉親的,還沒有告狀的,民不舉官不糾的事兒,誰還非得讓人家不挨餓的跟著自家一樣挨餓啊?犯不上。
知青在農村這地界,那真是知識青年,都是有文化,有覺悟的好青年。隊裡也都儘可能的照顧著。這不,就把這位姓宋的知青給派到高官屯來了,至少,在高官屯,他能吃飽飯不是。
高官屯太小,本身是不接收知青的,這位宋知青,也不過是包屯兒幹部。住在高章家。因為滿屯子就他們家兩個小子,一鋪炕上還能再空出來一個人的地方。
因為大姐是婦女隊長,平常常到大隊裡開會,跟宋知青也是認識的,他日常就愛待在明子家,因為明子娘會交人,說話辦事兒都能辦到人心裡去,家裡也收拾的乾淨利落,平常不管是大隊裡還是公社裡的幹部,娘都用心結交,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能總在家待著,出去找活兒,也得有人幫襯的,誰知道能用到哪一個呢!哪怕就是用不上,多一個朋友,也是好的。
因為宋知青常在家裡待著,明子也算有了個免費的老師了。白天生產隊裡都在幹活,宋知青沒法搞宣傳工作,高隊長也沒讓他跟著下地幹活兒。他就閒著沒什麼事兒,時不時的就來家裡,給明子娘嘮嘮嗑啥的。明子看準機會,幾句好話上去,再問起問題來,他就高高興興的答了。
明子是活了兩輩子的人了,那字本來就是認識的,不過是找個理由再撿起來而已,所以,學的就很快。一個樂意學,一個願意教,明子可不就是進步神速了嘛。
&ldo;嬸子,你家這小明子可不一般。將來說不定是個大文化人呢!&rdo;宋知青一個勁兒的給明子娘誇讚明子。
&ldo;啥文化人不文化人的,別像我給你叔似的當個睜眼瞎就行了。&rdo;明子娘心裡高興,嘴上卻謙虛著。
&ldo;嬸兒,你這麼想可不對,這讀書到什麼時候都是有用的。將來這國家建設,沒文化的人可幹不了。&rdo;這宋知青看來還有點兒見識啊。
&ldo;有啥用。城裡文化人多了,你看看現在……&rdo;明子爹可是常進城的人,再加上隊裡屯裡見天下來做思想教育的各種組織,想不知道發生了啥事兒,都不行。
</br>
<style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