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一小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愛國一副天真爛漫的樣子,模仿著小孩的語氣說道,聽得何晴連連點頭,顯然是非常滿意。
於是一大一小站得很近,只有王小虎離在兩步遠的地方,何晴與李愛國海牽著手。
三個人的組合看上去非常奇怪,但是又充滿著一絲和諧,當然王小虎看上去就有些不和諧了,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礙眼。
他一個人站在那裡,頗為有些尷尬,但是不說話的話,就感覺有些丟人,只能試探性的靠近李愛國與何晴兩人。
但是也不敢離得太近,他怕眼前的兩人再往後退一步,那樣的話他就會更丟人了。
幸好這個時候教官趙前進給他解了圍,讓他鬆了口氣。
“現在我們開始練習槍法,看到前面山坡上的靶子沒有,那就是我們的敵人,屬於帝國主義,現在我們要用三三制戰術向他們發起衝鋒,”
趙前進指著幾公里處的一群稻草人,對著一群男男女女的大學生說道。
本來按照李愛國的年齡,應該先進行一段時間的體能訓練,以及槍械練習,
比如正步走,站軍姿之類的,之後才會學習戰術配合。
但是也不可能因為他一個人而改變整個學校的訓練程序,因此他第1次軍訓就開始了戰術訓練。
三三制戰術起源於抗日戰爭,成熟於解放戰爭,由林帥所創立在抗美援朝當中大放異彩。
所謂一點兩面三三制,四快一慢為實戰,
所謂三三制制就是以班為單位,9個人分成三個作戰小組,每個小組三人。
各小組分工明確,相互支援,突擊衝鋒時,兩個小組負責火力掩護,一個小組負責快速突進。
三三制的陣型是三角形,前三角形後三角形,兩個倒三角形,一個正三角形,最後組成一個戰鬥小隊。
三個戰鬥小隊組成一個戰鬥叢集,負責快速推進的,通常是下角位置的戰鬥小組。
但是要完成這樣的配合,需要戰士們非常嚴格的訓練,所以三三制訓練也是部隊訓練的大綱。
並且組與組之間的間隔相距一般為20~40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概在7米。
這樣做的好處是隻需要幾十個人就能覆蓋住上千米的防線,而且敵人的重火力也無法直接進行殲滅。
間隔7米是為了防止手榴彈,間隔20~40米是為了防止迫擊炮之類的重武器。
這樣的配合可以把戰場上的傷亡率降到最低,畢竟一般來說105炮彈的殺傷半徑也就是二三十米。
因此三個人配合的天衣無縫,經常能打出1+1=5的戰果,看起來人山人海,實際上只有二十七個人,可謂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戰術之一。
所以從此江湖上經常流傳著關於最強軍隊的傳說,就是現在60年代的軍隊。
綠軍裝,紅領章,最強一代單兵王。
黃膠鞋,扎褲腿,我是戰神請記準。
三三制戰術在這個時代也是耳熟能詳,大多數人都經過訓練,即使沒有訓練過,也聽說過。
百十個人就朝著趙前進指揮的方向衝去,雖然只有30個人,但是看上去卻烏泱泱的一片,頗有一種千軍萬馬的氣勢。
李愛國也跟著何晴向前方衝去,他們兩個跟在王小虎的後面,屬於三角形的後面,
幾人來到一道壕溝跳了進去,李愛國也沒有猶豫跟著一起跳了進去,站起身就要端著槍瞄準。
但是尷尬的是壕溝太深了,都已經淹沒了他的頭頂,這種壕溝是抗戰時期為小本子準備的,
因為小本子的身高普遍比較矮小,很多時候跳進去之後就爬不上來了,但是這個時候我軍普遍的身高也都不高,
但是我軍大多數都是帶個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