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過年了 (第1/2頁)
寒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便是大家所說的大年三十,是大人跟小孩都期待的日子,除夕佳節。
跟前兩天不同的是今天早上天上下起了一陣毛毛小雨。
天空中有些陰鬱,厚厚的雲朵遮住了天上的太陽。
在張安印象裡,好像沒有幾次除夕的時候,天上陽光明媚,基本上都是這種天氣,可能這是因為在大山裡的緣故。
清早,王芳就已經起來忙活了。
中午是不做飯的,這是長箐村裡的一種習俗。
王芳把已經浸泡了好多天的糯米撈出來,用甑子蒸了滿滿的一甑。
本來還要做更多的,但是被張安勸住了,最後換了個小一號甑子來蒸。
這是要用來打年糕的糯米。
中午不做飯,就是因為早上打好了年糕,一家人就吃年糕,可以蘸糖,也可以包餡兒。通常家裡都會每樣弄一些。
張安就比較不一樣了,他喜歡蘸辣椒水。
半個小時的樣子,甑子裡的糯米蒸熟了。
倒進洗乾淨的石臼裡面,張安跟自家老爹就拿著木杵感受衝打這裡面的糯米粉。
這個活一般人還真幹不了,如果沒有幹過的人,試兩下身上就沒勁了,講究的是用巧勁,當然了還是得身上有力氣。
父子你來我往的打了起來,王芳則一會翻一下,把底下沒有搗散的糯米粉翻上來挨錘。
十幾分鍾以後,王芳用手翻了翻,看了一下,基本上糯米飯都被搗散了黏在一團,這就已經打好了。
洗乾淨的篩子上,鋪了一層面粉,把打好的年糕翹出來裝進篩子裡面,給幾個碗裡都扭了一些下來,剩下的王芳用手團了團,最後團成一個大圓盤。
然後就開始敬神,這碗裡面的是用來供奉神龕的,叫做供神粑,等到了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以後才拿下來吃。
沒一會,二叔家也端著甑子來了,他們家蒸的比張安家多了一倍。
但是隻有張安家有石臼,待會三叔家也會端著來的。
所以今天張安就得好好地釋放一下力氣。
就這樣,張安又拿起了木杵跟二叔對沖起來,打完以後張安還是感覺到有些累,主要也是張安其實沒那麼多熟練的技巧,所以只能憑著自身的力氣莽。
二叔家才起鍋,三叔家又來了。
把石臼洗了洗以後,又接著開始了,張建國剛才因為有人好像有事來找出去了。
所以還是張安拿起木杵跟著三叔打了起來,簡直就像是呂布戰三英。
一把子力氣看的二叔服服帖帖的。
“可以啊小安,有一把子力氣了啊。”二叔張建軍摸著自家侄子的肱二頭肌,別說還挺壯實的。
“得了二叔,再來一鍋我是衝不動了,忒累了。”
後面當然還有其他人家也端到張安家裡來打,不過是二叔跟三叔輪換著幫忙,張安算是好好休息一下。
光打年糕就打了一中午,因為不僅僅只是自己家的。
吃完年糕以後,就要開始準備做年夜飯了,爐子上燒了一鍋翻滾的開水。
張建國開始殺雞宰魚,臘肉臘腸的昨晚王芳為了省時間,就提前給拿出來洗乾淨了,今天只要放在火上煮一煮,就可以直接用來切片。
要是現在有航拍無人機的話,可以看到長箐村裡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著各種食材。
不管平時家裡怎麼樣,有多節省。
那些一年到頭沒捨得吃幾回肉的家庭,過年一定會給家裡的人做上一些好菜。
這就是小孩子們為什麼喜歡過年。
因為過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還有壓歲錢。
雖然他們現在過一次年便長大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