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陣營中的反對者往往比敵人更為可怕,因為你會對他毫無防備。對英宗來說,鐵失是無須懷疑的自己人;對拜住來說,鐵失最好不過是無足輕重的盟友,最壞不過是無關緊要的敵人,根本無需注意。
悲劇的種子從而深深埋下。
何況,在至治二年到三年之間,英宗和拜住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們即使有心,也沒時間關注在角落裡惴惴不安的鐵失。
首先,是確立國家的根本大法,完成仁宗所未能完成的法典的編纂。至治三年正月,英宗命中書平章政事張珪、樞密副使完顏納丹、侍御史曹伯啟、判宗正府普顏、集賢學士欽察、翰林直學士曹元用,及議政元老率其屬眾共同審定仁宗時編纂的累朝格例,並加以補充。至治三年二月,最終成書並頒行天下,這便是元朝的最高法典《大元通制》。全書共八十八卷,所收斷例、條格、詔赦、制令凡二千五百三十九條,其中斷例七百一十七條,條格一千一百五一條,詔赦九十四條,全類五百七十七條。元王朝從此有了統一的政製法程。
之後,是改革稅制,紓解民困。
將眾多老臣召回京城,使得中樞有了強有力的改革班底;清除鐵木迭兒餘黨是掃除了改革的障礙;《大元通制》的頒行,更確立了以法治國的基礎。但此時帝國的環境已經相當不樂觀,至治二年一月至九月,全國各地水旱頻仍,加之霜、雹、蝗災,遍及山東、河北、四川、湖北及江南,而因為災荒而引起的抗稅、抗糧民變也此起彼伏。再不進行整頓,民變的星星之火就可能會燎原。
拜住依據國情,向英宗上奏:&ldo;自古帝王得天下以得民心為本,失其心則失天下。錢穀民之膏血,多取則民困而國危,薄斂則民足而國安。&rdo;‐‐咱們必須想辦法減少稅率,讓百姓富足起來,否則國家不安。
英宗聽後十分同意,准奏道:&ldo;卿言甚善。朕思之,民為重,君為輕,國非民將何以為君?今理民之事,卿等當熟慮而慎行之。&rdo;‐‐老百姓要是都不認我這個皇帝了,我給誰當皇帝去?怎辦麼做好,就怎麼做!
至治三年四月,英宗下詔&ldo;行助役法&rdo;。規定&ldo;遣使考視稅籍高下,出田若干畝,使應役之人更掌之,收其歲入以助役費,官不得與&rdo; ,&ldo;會創行助役法,凡民田百畝,令以三畝入官,為受役者之助&rdo;,也就是說,要大田主按照百分之三的比例拿出一部分田地,用其每年的收入補貼一般農民的勞役負擔。&ldo;助役法&rdo;推行後,&ldo;豪家大姓,以腴田來歸,而中人之家,自是不病於役&rdo; ,極大地減輕了農民負擔。
至治三年夏六月,拜住看到海運糧比世祖時增加數倍之多,雖然有運力增強的原因,卻也存在加重江南百姓負擔的情況,於是向英宗上書道:&ldo;今江南民力困極,而京倉充滿,奏請歲減二十萬石&rdo;,英宗准奏,並將鐵木迭兒主政時所增加的江淮糧也一併減免。
在短短一年當中,英宗和拜住這對君臣一路高歌猛進,&ldo;立紀綱,修舉廢墜,裁不急不務,杜僥倖之門,加惠兵民,輕徭薄斂&rdo;,以圖&ldo;天下晏然,國富民足&rdo; 。尤其是&ldo;搜訪山林隱逸之士&rdo;來充任朝廷官員更是不遺餘力,例如尋訪成宗朝老臣虞集時,&ldo;時集以憂還江南,拜住不知也。乃言於上,遣使求之於蜀,不見;求之江西,又不見;集方省墓吳中,使至,受命趨朝&rdo; ‐‐追著虞集幾乎跑遍了南中國才最終找到,比之三顧茅廬還要艱苦執著了。
虞集字伯生是南宋在採石磯大破金軍的名相虞允文的五世孫,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