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第1/2頁)
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中,泰定帝一行抵達大都。這時逆臣中的首惡差不多已都被誅殺。但朝中的英宗舊臣卻並不想就此罷休,中書平章政事張珪,監察御史許有壬、趙成慶、脫脫等人紛紛上疏要求徹底清查逆黨,無論身份高低一律誅殺。但泰定帝認為&ldo;逆黨脅從者眾,何可盡誅&rdo; ,除了已殺之人,都進行了赦免或從輕處罰,如御史臺經歷朵兒只班、御史撒兒塔罕、兀都蠻、郭也先忽都等人,雖名列鐵失一黨,但只是罷官回鄉。尤其是對於參與殺害英宗的諸王月魯帖木兒、按梯不花等人,只是處以流放,一個沒有殺。
至於一直作為情報負責人的心腹倒剌沙,雖然隱隱與政變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但並沒有被處罰,而是成為朝廷新貴,中書左丞相。
曾有史家說泰定帝畢竟派自己的心腹參與了南坡之變,所以他誅殺鐵失等人只是個形式,不但沒有除惡務盡,反而還重用牽涉其中的&ldo;自己人&rdo;。可想而知泰定帝是得了便宜賣乖,很不乾淨。
而其實,泰定帝派倒剌沙之子哈散&ldo;常偵伺朝廷事機&rdo;,無非是為了優先取得情報,在宮廷鬥爭中佔得先機。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弒君行動中。他的不乾淨只是明知有變而坐享其成而已,不夠磊落,但說不上卑鄙。讓他為了證明自己而處罰倒剌沙,即使排除自斷臂膀的顧慮,也毫無必要,甚至有欲蓋彌彰之嫌,他何必如此呢?
而至於對鐵失一黨邊緣成員的輕罰以及赦免參與逆謀的諸王,則實在是出於穩定的需要。
因為這個時候的大元王朝,已經沒有多少資本來承受劇烈的政治震盪了。
從仁宗末年開始,元王朝便災害不斷,到英宗朝,災害的次數和程度都更為加強,不但有水災、旱災,霜、雹、蝗災也四處肆虐,遍及山東、河北、四川、湖北及江南,而因為災荒而引起的抗稅、抗糧民變也此起彼伏。英宗雖在執政的末年大力整頓吏治,並廣為賑濟,但因為他的突然遇害,災害的後遺症仍然相當強烈。到泰定帝即位之後,西北各省連年爆發雨雹、地震,甚至影響到荊湖北部地區,東南從浙東到蘇北沿岸不斷發生海溢,華北則時而雨雹山崩,時而旱蝗。
國家大勢如此,而泰定帝所面對的朝堂,卻是相當詭異複雜。因為仁、英兩朝的積極漢化政策,嚴重動搖了世祖忽必烈所建立的漢法、蒙古法、回回法雜合運用的格局,使得大量宗王、勛貴極為不滿,朝廷內部矛盾日趨尖銳。而其中又夾雜著武宗系、仁宗系、答己系的黨爭,各派人物水火不容。如果仁宗或英宗能夠完成漢法改革,徹底改變政治格局,大局原本會有起色。但仁宗半途而廢,英宗掌權短暫,使得朝中臣子和地方大員,漢法派大臣和蒙古宗王、回回官員仍是分佈朝野,互相較力,武宗舊臣、仁宗(英宗)舊臣等等各派勢力犬牙交錯,混亂不堪,如今再加上泰定帝從藩邸帶來的心腹臣屬集團,也要極力擴充在朝廷中的勢力。蛋糕就那麼大,而想分蛋糕的人很多,又都想分到大塊,朝政的亂象頻仍也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了。
泰定帝的首要任務,只能是保持穩定,讓各派政治勢力機密團結在以自己為中心元王朝新領導班子周圍,各取所需,各安其位,都不鬧事,天下太平。
他的年號先選定為&ldo;泰定&rdo;,後改元&ldo;致和&rdo;,可見其對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穩定的渴望。
誅殺鐵失一黨,是為了標榜自己的清白也是宣示天下自己得位的光明正大。這是泰定帝的第一步,之後便是安撫各派勢力,讓他們誠心擁戴自己。
鐵失一黨被殺的同時,泰定帝&ldo;召諸王官屬流徙遠地及還元籍者二十四人還京師&rdo;。繼位後的第三個月,至治三年十二月,泰定帝將被鐵木迭兒誣殺的楊朵兒只、蕭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