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作家們心目中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零公里處,此時看上去卻並無一點神秘的意味,而且沒有任何的標誌,或許原有的標誌早巳被歷年不斷的炮火毀掉了?不知是哪一方設定的路障巳被移至路邊---那是一道高至胸部的彈簧型帶剌鐵絲網。
作家們還看到,在零公里處的另一側,越南軍人同中國軍人一樣挺直著身子分列公路兩旁---毫無疑問,全世界的軍人追求的都是同一種陽剛英武的氣質,體現的都是同一種堅韌沉雄的精神。南國的太陽毒烈如火,低窪的河谷地帶氣溫高達攝氏40度以上,作家、記者們穿著短袖襯衫還大汗淋漓,但是作家們看到雙方所有的軍人卻全都穿著整潔筆挺的軍禮服,他們的前胸後背均被汗水濡濕,身上冒出縷縷的熱汽,但他們卻任憑汗水在臉上像小溪般流淌,沒有一個人動手去揩一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雙方軍人之間沒有硝煙的無聲較量。
與中國的作家、記者咫尺之遙,在一片茂密青翠的竹林下,站著越南的幾名軍官和不少挎著照像機、扛著攝像機的記者。
作家們登上小山坡頂時,時間是上午9點22分。
二、猝然發生的小插曲
一切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上午十點整,擔任現場指揮的中方一名身著便裝的首長,向一位魁偉英武的軍官下達了命令。這位軍官帶著兩名翻譯健步登上公路,向迎面而來的一位同樣佩戴著少校軍銜的越南軍官以及兩名翻譯走去。
兩位軍官在零公里處相遇,雙方互致軍禮。隨後,黃鐘大呂般的聲音直衝雲霄。
&ldo;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命令,我們現將在戰鬥中被我方俘獲的越南軍人交還貴方,請貴方準備接收。&rdo;
雙方記者一呼隆湧到了零公里處,隔著一條無形的界限忙碌起來,所有的照像機、攝影像機都開始了工作。也都想看得更清楚一點的作家們見狀趕緊也跟了上去,站到了彈簧型鐵絲網的邊上。
越南軍官也以同樣莊嚴的神態和同樣宏亮的聲音宣佈:
&ldo;奉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之命令,我們現將十二名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置於我方控制的中國人員交還貴方,請貴方準備接收。&rdo;
兩位軍人的語言,均由翻譯譯成中、越、英三種話語。
同樣的格式、同樣的辭令,但是,兩者之間卻分明有著細微而重要的區別。作家們注意到了,記者們也全都注意到了。
接下來,卻出現了雙方事前肯定都未預料到的一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是因為一株被炮火掀翻倒伏在公路邊上的小桑樹而引起的。
那桑樹倒得真可謂不偏不倚,樹根在中國,樹冠全在越南。越方一側,一名扛著攝像機的西方記者&ldo;依哩哇啦&rdo;地嚷了幾句什麼。看得出他非常的著急。翻譯將他的話譯出,原來這位西方記者嫌那株小桑樹上的枝椏擋住了他的攝像機鏡頭,提出請越南翻譯將樹枝折斷。
越南軍官明白他的意思後,轉過頭去嚴肅地對他說道:&ldo;記者先生,這棵樹的樹冠雖然在越南民主共和國一側,但是,它的根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所以,按照通行的理解,它應該屬於中國。我是一名越南公民,無權動中國領土上的一草一木。&rdo;越南翻譯將他的話譯出後,西方記者無奈地笑了笑,只好另找恰當的位置。站在後面的一位中國軍官立即向自己的翻譯喊道:&ldo;拖開,喂,把樹子拖開。&rdo;事出突然,兩位中國翻譯一時措手無策。這位軍官是個四川人,遂提高聲呼叫四川話喊道:&ldo;啄(踢的意思)!快點,快用腳把樹子啄開!&rdo;翻譯照辦了。
第一輪接觸後,雙方軍官各自回去向指揮官報告。十分鐘以後,兩位軍官再次在零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