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1979年121師戰地醫院遭越南特工伏擊真相
分別與重逢,在人的一生當中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現實中重逢往往是喜悅高興成份居多。然而我們在30年前那場戰爭中的戰友重逢,竟是最為悲痛和不堪回首的一幕……
1979年2月17號凌晨我們121師醫院隨敵後穿插作戰部隊第一梯隊出發後,作為戰地醫院第二梯隊的我們,暗自祈禱前方戰友們平安順利,更盼望能得到師主力勝利的好訊息!可由於當時的我軍的通訊裝備十分落後(步兵仍在使用反映抗美援朝戰場的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使用過的那種背在背後的步話機,只是體積小了點、重量大概也輕便些)。從正常渠道獲取前線訊息顯然是有限的,更由於我們當時的軍人身份不允許隨便亂打聽。唯一的資訊來源,只能是戰場上下來的傷員。然而從受傷人員那裡得到訊息,也只是片面、片段和區域性的道聽途說。
幾天裡聽到的傳聞竟然都是對我們不利和負面的:什麼第一梯隊遭遇伏擊、部隊打的很慘烈,預指幾乎被打光了等等,聽得我們心情複雜而難受!真希望這些傳聞是空穴來風、無稽之談!
幾天後我們第二梯隊奉命隨第二批越境穿插部隊出發,車隊順著工兵部隊臨時開闢的簡易道路銜接著的越方村級公路艱難緩慢地行進
當年我們部隊是在特殊背景下,針對特殊的作戰物件,進行的一次大縱深穿插戰。穿插路線山高坡陡、溝深林密。路途中不時從兩旁的險山惡林裡打出冷槍。我們坐在車後箱上沒有任何掩體保護,隨時有被擊中的危險。在行進途中幾度被迫下車俯臥在安全地帶,等候偵查兵戰友們上山進林去清掃殲滅流竄的越軍和土民兵後才得以繼續前進。
一路上氣氛沉悶,陰霾的天氣加上不利的傳聞和不斷傳來的槍聲以及路旁不時看見不明身份的死者屍體,都好似巨石壓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上、格外的壓抑和沉重!這沉重來自對前線戰況的不明、來自對一梯隊戰友們的牽掛、來自師醫院同志們的生死未卜!
車隊走走停停,我們悶坐在車上,餓了就啃幾口壓縮餅乾充飢。十幾公里的路竟走了大半天。直到下午五點左右,才在一處有幾棟平房的地方停了下來。從前面傳話:所有人員先不要下車,在車上待命!
這時,兩個一梯隊的師醫院戰友不知從哪出現在我們車廂旁,只見他倆周身的泥濘塵土、臉上掛著疲憊不堪神態、帶著親人重逢的激動與悲傷,哽咽告訴我們:我們18號晚遭到越特工的伏擊,醫院隨預指行動的人員都被打散打沒了!受傷犧牲達40多人!……分地震驚和悲痛!畢竟是我們朝夕相處的戰友,而且我們還不是一線的戰鬥部隊,竟然傷亡如此慘重!
隨即車隊開到一處平房前停住,我們這才得知此地是越方的一個小縣城(通農縣)。縣城已在18號被我軍攻克。目前由我方佔領。縣城周邊的山上還有越軍在活動,小規模的戰鬥時有發生。
此刻我們在這見到了一梯隊的全部受傷人員,烈士遺體也隨放於此。幾個負傷的軍醫和衛生員見到我們時禁不住失聲痛哭,一邊與二梯隊戰友緊緊擁抱一邊訴說著他們這幾天的遭遇……。還有人告訴我們:就在我們到達的半小時前,我們的l軍醫剛剛犧牲!要是我們早到一小時l軍醫或許有從一梯隊戰友們的敘訴我們瞭解的大致情況:17號,部隊快速穿插進入越境內,堅決執行&ldo;不惜一切代價按時到達指定地域&rdo;的命令,在先頭部隊攻打下通農縣城後,前指又指揮帶領主力部隊向既定方向奔進。
18號傍晚,部隊走到一處山邊隘口,天色漸暗,當主力部隊走過之後預指透過時,從山上投下幾顆手榴彈在預指隊伍中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