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後統計,此戰斃敵特工15名,我方無一傷亡。黃登平榮立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授於了一級英模稱號。
17在老山,硝煙中的&ldo;王成&rdo;式的英雄陶克葉
陶克葉(1966~198610)某野戰集團軍通訊連戰士。彭陽縣王窪鎮李寨村人。早年喪父,母親將他和哥哥含辛茹苦的養大。在學校,陶克葉品學兼優,深受師生們的愛戴。1983年,他高中畢業後回鄉當了民辦教師。1984年12月,陶克葉毅然放棄每月幾十元工資的教師工作,做通了年邁多病的母親和未婚妻的工作,報名參軍。入伍後,分配到84875部隊通訊連當了一名無線電通訊兵。為了練好通訊技術,他每天早晨提前一個小時起床,到野外背密語,練快速報話。為了練好體力,他給自己做了一個沙袋,每次長跑,他背著電臺,腿上綁著沙袋,一跑就是10多公里。為了練好在山嶽叢林地帶通訊保障的處置能力,他趁大雨和大霧天,到險惡的地形環境裡,背著電臺鑽叢林,攀峭壁。他還寫有數萬字的學習心得筆記和《戰區通訊器材管理淺見》等論文。在臨戰訓練的日子裡,陶克葉的衣服整天濕淋淋的,兩套作戰服磨成了布條和碎塊。此時,他連續接到哥哥的3份電報,告訴他年邁的母親病重住院。部隊領導知道後准假讓他回家,但他怕影響訓練,把僅有的30元津貼費寄給了母親,沒有回去看望。他憑著堅強的毅力,終於練就了一手過硬的通訊技術,在全師100多名通訊技術尖子比賽中,奪得總分第一名。
1985年12月,他隨所在部隊到了老山前線。目睹了邊民被敵人殺害、村寨被敵炮彈炸毀的慘景,他暗下決心: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部隊馬上就要開上前沿陣地了,陶克葉聽說連隊要把他留在指揮所,著急的對連隊領導說:&ldo;我技術熟練,身體強壯,怎能留在後邊?不管咋說,我要到最前面的陣地去!&rdo;他一份接一份的將請戰書送到連部。接著,又寫了4份&ldo;誓言書&rdo;,交給了團首長。他終於如願以償被分配到步兵9連,堅守在三面受敵的前沿陣地上。
1986年4月一天夜裡,敵人一個排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我前沿陣地發起進攻,塹壕被炮彈炸平,工事被掀翻,戰鬥異常激烈。40分鐘後,陣地全部被濃煙籠罩。前沿陣地指揮所的電話線也被敵炮火炸斷,陣地長命令陶克葉用無線報話機聯絡。他奔到電臺跟前,迅速調整報話機的頻率,連續呼叫。無奈貓耳洞內接收面積小,陣地離指揮所太遠,山林中的地磁力又太強,幹擾太大,他盡竭盡全力,10多分鐘過去了,還沒能聯絡通。他抱起電臺,呼地一聲朝貓耳洞外衝去。陣地長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大喊道:&ldo;不能出去,太危險!&rdo;&ldo;別管我,溝通要緊!&rdo;他使勁甩開陣地長,向塹壕外的開闊地衝去。敵人的炮彈不斷的在陶克葉周圍爆炸,塵土碎石落滿了他的全身,但他全然不顧,沉著冷靜地調整報話機。他嫻熟的用密語呼叫,7分鐘後與上級指揮所溝通,並準確地報告了敵軍的位置。頃刻,我軍猛烈的炮火直蓋敵群,敵軍慘敗而退。
陣地上生活非常艱苦,飲水、吃糧和做飯用的煤油要靠戰士們下山去背。陶克葉在完成自己的通訊保障任務後,就搶著與其他戰士一起去背水、背煤油、扛糧。一天,陣地上沒有煤油做飯了,他搶過油桶跑下山去。沉重的油桶壓得他喘著粗氣,一步一步往山上爬。在爬到離陣地還有70多米遠的陡坡上,由於勞累過度,身子一晃,栽倒在塹壕裡,桶蓋摔掉了,刺鼻的煤油澆透了他的全身,戰友們立即趕下來,幫他脫下衣服,發現他脊背上磨破的大塊傷疤被煤油浸後周圍起了膿泡。
1986年7月初,敵人對陣地進行重點炮擊,工事和哨位被炮火掀翻。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