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庭院中的樹底下,披著被端著酒壺,周圍再無長物。
元忠對二位說:“沒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飯食。”邊說邊呼妻出來,其妻衣不曳地。
二位互相看了一眼,感嘆著走了,馬上給他送來了許多的米絹衣服,元忠接受了,卻很快分發給了周圍的人。
李元忠雖然在東魏政治地位得到進步,但其經濟利益卻前後差距明顯。或許正是因為對鄉土資源的放棄,才換來高氏對其網開一面的優待。
高仲密既不具備出色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又不肯放棄世代積累的鄉土經濟資源,最終走上了反叛東魏的道路。
河北世族豪門在高歡的創業初期,是他的親密夥伴。
但當他霸業初成、確立權臣地位時,便不希望河北世族出現能夠與他相等的政治人物。隨著軍事力量漸強,其所倚重的北鎮武人便開始有意排斥漢人武裝力量。
最終,為了增強國力、獲得河北錢糧的控制權,河北世族豪強們要麼反叛東魏,要麼放棄鄉土資源、退化鄉土豪強色彩,成為受命於中央的官僚。
北齊年間所發生的乾明政變,便代表著漢人世族力量在北齊朝廷的萎縮。
以楊愔為首的漢人官僚們雖然在高洋死後一度取得北齊朝廷的執政權,但在高演、高湛近乎鬧劇的反撲之下,很快就遭到了顛覆。
所以北齊中後期的世族官僚,其實是類似於侫幸一類的存在。他們的權力來源,嚴重依賴君王的寵幸,除此之外,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不具備任何能與勳貴集團抗衡的實力。
北齊後期一些政治現象,其實展現出類似北魏末年河陰之變前後的特徵。
北齊雖然繼承了北魏大部分的遺產,但也繼承了很多弊病,儘管在制度建設的很多方面都要超出了同時期的北周,最終還是因為上層政治的長期混亂而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