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章誠治理下的滁州城 (第2/3頁)
楓渡清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璋在大軍到來後,就繼續對一開始就跟著自己離開濠州城的淮西二十餘同鄉和在這一路上歸附自己的馮國用、李善長以及許多降兵民壯大聲說起的想法來。
眾人皆沉默了下來。
“上位英明!”
“這個時候是應該先約法三章再入城,若是急著入城,必生亂象,也不利於大軍久據滁州城。”
沒多久。
李善長有些汗顏地先開口說了一句。
他不得不承認,他自己也是一時官癮太重,進而忘記了提醒朱元璋應該想想在佔據滁州城後的打算再入滁州城,而不能等進滁州城後再做籌劃,那樣損失的還是自己這部分義軍的利益。
而現在,朱元璋這麼一說,李善長也頓時明白了過來,且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援朱元璋的決定。
馮國用素來就希望天下有序,自然也跟著附和說:“欲爭天下,當爭人心,而人心向背,皆在於知禮守法,上位要約法三章,是睿智之舉,而在下身為幕臣,並不及上位自己明白,竟未有提醒上位之意識,實在是愚不可及!”
徐達則在這時重重抱拳說:“願聽上位吩咐!”
朱元璋因而點頭,且讓這三人分別去問問其他將士的意思,同時也要讓這三人去做其他人工作的意思。
而其他人哪裡敢真的就因此不同意朱元璋的主張。
大部分人其實也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也願意跟隨朱元璋一起轉變,不再只圖眼前的痛快,而要追求長久的富貴。
即便有不情願的,想快活一日是一日的,也架不住大家都同意,而不得不跟著同意。
所以,朱元璋最終成功讓自己麾下所有義軍都答應了與自己約法三章,朱元璋也表示,如果入城後,誰違背了約法三章,而被斬殺時,可不許含怨,而他也不會再客氣,只會兄弟歸兄弟,法度歸法度。
而大軍接下來在陸續入城後,倒也的確秋毫無犯。
朱元璋自然是最先入城的。
所以,在入城後,朱元璋就先看見整個滁州城的街道恍如剛下過一場大雨一般,溼漉漉的青石板,皆被沖洗的十分乾淨,在月光照耀下,皆煥發出粼粼光澤。
而兩旁屋舍民房皆未有燒燬跡象,還破天荒地沒有再宵禁,許多店鋪還掛著燈籠,一排排燈籠延伸到街道盡頭,組成了火龍,所列商貨也是琳琅滿目,在火龍映照下,很是奪人眼球。
甚至也還有來來往往的人,在挑選商貨,在沿街叫賣,似乎這裡沒有來過大兵,而不知何為戰亂一樣。
空氣中也只有清水沖刷後的氤氳之感,透著涼意,在夏日晚風吹拂下,沁人心脾,而令人忘記了暑熱。
朱元璋做遊僧時,去過很多地方,也來過滁州。
他印象中的滁州可沒有現在這麼幹淨,也不像現在這樣井然有序和熱鬧,在他印象裡,雖然那時的天下還沒徹底大亂,滁州城也還算有序,但城內還是很髒亂的,乞丐很多不說,猶如豺狼的惡吏豪奴橫行街市的情況很常見。
晚上更是沉寂如末日,只有韃子闖入民戶家裡姦淫擄掠時的浪笑聲與結束後的哭聲咒罵聲,而不像現在這樣,夜市燈如晝。
更讓朱元璋驚駭不已的是,他竟然看見自己麾下幾個義軍在幫著一老人推著滿載瓜果的人力木車,而不敢相信地問著隨行的湯和:“這是怎麼回事?”
“章先生讓做的,說如果弟兄們維持城內秩序時若沒事做,就讓他們幫老弱婦幼做事,也別讓他們閒著,主要是擔心他們一閒著就惹是生非,或者被豪門大戶拉攏利誘或者坑騙使壞。”
“而受章先生啟發,咱和兄弟們在整頓秩序之餘,也就不敢再去青樓酒肆這些豪門大戶子弟去的地方,也就真的見百姓需要幫忙就幫了,反正咱們弟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