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提點朱元璋 (第2/2頁)
楓渡清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儒士依舊只會罵咱是賊吧?”
“那倒不一定。”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儒士,更不缺的就是敢冒險且也有眼光的儒士。”
“上位也別被一些為元殉節的人嚇到了,那其實是個例,真正願意殉節於禮教的不是大多數,只是上位現在可以參考的儒士太少,所以以為這樣的儒士很多。”
“我認為,不但將來上位實力強大後會有大量儒士主動來投,即便是現在,也肯定會有敢冒險且目光長遠的儒士主動來投,而不是等上位到他家鄉後就自知主動結寨自保乃至為元廷殉節。”
“上位可以拭目以待!不久後定有膽大的儒士主動來投。”
章誠說道。
朱元璋似信非信地微微一笑,然後擺手道:“且不說這事。”
“咱想了想,覺得你說的是對的,咱要想咱的家人後人不再餓死,光靠只讓咱自己家人後人成為貴族還不行,別說成為貴族,就是成為貴族裡的皇族都不夠!”
“因為自家的不肖子孫要是作起孽來,也還是會讓自家後人有貴族之名無貴族之實的,然後可能會有自家後人餓死不說,只怕還會有自家後人像歷史上做了別人俘虜的情況。”
“所以,咱現在也同意,要想咱的家人後人不再餓死,得讓天下沒有人會餓死才行啊!這樣,咱的後人即便不肖,沒了貴族身份,也不會餓死了。”
朱元璋說到這裡,就看向章誠,很認真地請教道:“可是,我看史書,縱容是文景之治、貞觀開元,也有餓死人的情況,所以,以章先生看來,到底要如何才能讓全天下都不會有人餓死呢?”
“這個的確難,即便增天下良田億萬畝,畝產提高數倍,也還是會因統治者對民財民利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而導致依舊有百姓可能會餓死。”
“我們能做的其實就只有儘量避免少餓死一些人,無論如何,太平之世總是要比亂世餓死的人少,良田增加和畝產增加後,餓死的人也總是比沒有增加的時候要多。”
章誠回道。
朱元璋頷首,自言自語道:“儘量避免少餓死一些人,也是為了這個,所以要平定亂世。”
一想到此。
朱元璋對章誠說道:“你說的對,當讓天下少餓死一些人!”
“另外,或許我們不可能做到讓全天下的人不餓死,但若為一國之君,或可以透過改良制度、抑貪懲奸、發展農桑等實業,進而做到讓自己一國子民不飢不寒,哪怕是一方父母,當也可以儘量做到一方子民不飢不寒。”
章誠又說道。
朱元璋點頭:“章先生說的是,不過,之前咱提及咱爹孃哥嫂餓死時,章先生不是問了咱當時的元廷已經重建了禮教秩序,為何還有咱爹孃餓死嗎,咱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這是為什麼呢,明明咱爹孃哥嫂都沒有偷懶。”
“那上位有沒有想過,這是現今所推行的禮教秩序本身有問題?”
章誠這時笑著問道。
朱元璋聽後愕然回頭看向章誠:“禮教秩序本身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