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訓練只佔全年時間的一小部分,其餘時間主要是在師農場種田或燒磚),何況當年軍隊裡所謂政治掛帥風氣甚盛,軍事技能被放到次要位置。在進入戰備後(達到甲級裝備),部隊急速擴充,大量的新兵湧入連隊(包括我哈),山東某軍支援過來的老兵又面臨水土和人緣關係不服的問題(鬧病、不團結等)。好些幹部臨時被提拔,但自身的軍事指揮素質卻並不一定能勝任新的職務,所以邊訓邊學是指戰員共同的過程。部隊當時的許多條例也不符合戰時的要求,例如在越縱深境內一次執行夜間警戒任務中,我覺得附近情況比較危險,就拉動槍機上膛子彈,當即遭到某連隊首長的呵斥,
說必須有&ldo; 子彈上膛&rdo;的統一口令後才能進行這個動作,所以我不得不立即退出子彈,半分鐘後當大家都覺得局面不妙時,我們再按統一口令推子彈上膛。戰前訓練雖然是沒日沒夜的,但是方式比較傳統,真槍實戰的氛圍欠缺。鼓舞士氣的方式單一,靠讀報讀檔案、辦牆報、學唱軍旅歌曲等,光英雄主義的電影就看了一堆,沒有對身處戰場逆境時的精神、心理分析和準備。至於裝備的落後,那應該是時代的侷限。
好了,嘮叨這些也是給我們這些人找個臺階,那種一敗再敗的敗兵心態絕對不是短時間就能痊癒的。我文章的題目為兵敗如山(有人熱心地指出說少了一個&ldo;倒&rdo;字),我自己的意思就是指部隊一旦出現大面積的心理潰敗,那戰場上頹勢很難逆轉一如撼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