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修補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就像一條沒有主人的流浪狗,充滿無助和彷徨。
雖然他勇猛善戰,手下也有精兵三萬,可這又能如何?
他既無號令一方的政治資本,也無逐鹿中原的軍事資本。
最重要的是,他還鎮守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關隘,因此也成兩派勢力爭奪的重要棋子。
沒錯!他現在確實是兩大勢力爭奪的重要人物,可終究還是要為別人效力的棋子,他只能選擇投靠其中一方,而無法保持中立。
自多爾袞得知大明京師被李自成攻破之後,他就知道機會來了。
他當即下令停止對山海關進攻,引兵退守三十里。隨後又令信使帶上他親筆寫的招降書前來求見吳三桂。
多爾袞相信,在這個時候,吳三桂一定會好好考慮他開出的誘人招降條件。
只要吳三桂投降清軍,多爾袞立刻封他為王,而且地位高於郡王,僅低於親王。另賞賜黃金萬兩,美女無數。
這樣的條件真可謂是下了血本。
多爾袞何等聰明,他只所以捨得下這多大血本,那是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只要吳三桂歸降了大清,清軍便可長驅直入北京,漢人江山唾手可得,到時還在乎這點本錢嗎?
吳三桂確實動心了!不過,他並沒有當即答應下來。
他還在觀望,還在等待時局的變化。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降清的。
畢竟,他是個漢人,他是忠於明朝的。若不是因為明朝已經滅亡了,無論多爾袞開出多大的條件,他也不會有絲毫心動的。
事實確實如此。如果吳三桂真是為了貪戀富貴而投降滿清,那他早就投降了,為何要等到明朝滅亡,全家被抓,愛妾被佔之後才反呢?
吳三桂在得到京師淪陷之後,就已經派出密探去北京打探形勢,同時也迫切想知道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危狀況。
他在選擇站隊之前,必須摸清雙方的底,權衡利弊再作決定。
因此,儘管李自成和多爾袞都派出了招降使者,可吳三桂卻暫時誰也沒有答應,只是周旋敷衍。
本來,從骨子裡,吳三桂還是偏向站隊李自成這邊的。
畢竟,投靠李自成也算順應天意,如果今後李自成坐穩江山,那他也算是大功臣一個,就算史書不會對他歌功頌德,也決不會為後世唾罵。
然而投靠大清就不一樣。無論清軍是否取得中原天下,他吳三桂都會揹負千古罵名,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為後世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