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第1/2頁)
牛角的二師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朝廷上的官員說得道貌岸然,說是人心思定,好戰必亡,仁德可使四夷來附。
朝廷官員或許會有蠢人,就像那個侍讀學士李元宗一樣,是真把書讀到狗肚子裡面去了,真以為仁德能使四蠻來附。
真要像他說的一樣,但以仁德便可治天下,使得四夷來附,那大明王朝還養軍隊幹什麼?
當年的大宋皇朝又為什麼會滅亡?
仁義道德是建立在強大的武力之上的,要是沒有強大的武力,滿口仁義道德的人,也只能夠被踐踏在鐵蹄之下。
大明王朝是靠著武力驅逐蒙元所建立的,而不是靠滿口仁義道德建立的
但是朝廷上都是蠢人嗎?
肯定並不是。
尤其是那幾個內閣大學士,還有各個六部的官員,大多數都是能夠做到實處的。
這些人難道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嗎?
他們懂!
其實說到底,朝廷還是銀子不夠。
要是朝廷的銀子多到花不完,恐怕那些文官大臣對九邊這個事情,也不會反抗得那麼激烈了。
弘治天子每天都在想著,哪裡能多摳出來一些銀子。
可是這鹿邑縣進城費就不說,說是都用到了修繕道路和還貸的路上了,可在弘治天子看來,肯定也用不了那麼多,
還有這個鹿邑酒店,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盤了。
不過,他也明白這個事事情是不能夠推廣的。
他轉向身後的隨從官員,“此風不可長,此事不可再,此處不成例。”
下面的官老爺們,剛剛心裡已經盤算著,到底如何才能夠搞出一個鹿邑酒店的酒店來了。
趙遠松不過區區一個知縣,都有那麼多人來住酒店,求他辦事。
自己這些人的職位,比那個趙遠松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平常時來求他們辦事的人,那也是絡繹不絕,這裡面滿滿的都是商機。
大明的官員那是剝皮填草都嚇不住的。
畢竟大明的俸祿是真的低,寒窗苦讀十二年,到頭來,掙那麼一點雞碎狗碎,轎子都坐不起。
要這樣回到老家還得受人白眼,家族裡面的孤老,總得捐贈一點吧?
家裡的族學孩子上學總得捐贈一點吧?
家鄉修橋鋪路總得捐一點吧?
這住在京城裡,有同鄉好友來打秋風,總得支援一點吧?
出入排面總得有一點吧?
總得為妻子兒女置辦幾身行頭吧?
這些全部都是銀子。
大明官員的俸祿,根本就支援不起他們有一個還算體面的生活。
他們為了維持自己的臉面,總得做點事情。
他們這樣的做法雖然可恨,但是也可以理解。
其實有一些官員並不這樣做,反而在家鄉大量的接受家鄉百姓的土地投獻,進行土地兼併。
所謂的投獻,就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是不需要交農稅的。
有一個人考上功名,便會有很多的百姓把自己的田地投獻到他這裡,然後再租種他的土地,每個月向他交租。
有功名的人收的租子,遠遠低於朝廷的稅收,這種情況就叫投獻。
這個時候,土地的主人是已經要轉移了的,這就是變相的土地兼併。
當然願意這樣做的官員,其實也並不是特別的多。
因為這種方式會影響官員在當地和朝廷的名聲,對於這個官員將來的前途並不是特別有利。
官員一般會接受投獻,但數量到了一定數額之後就會收手,又或者只是接納有親屬親戚血緣關係之人的投獻。
雖然看起來此事對百姓的傷害更少,但那是在挖大明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