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什麼?&rdo;
會議室內,眾人短暫地交頭接耳了一下。
徐行二繼續道:&ldo;對屍體內臟及胸腹部表面的創口進行檢查,除了6處位於肝臟、心臟、肺部的創口有較弱的生活反應,其餘創口都沒有生活反映……也就是說,被捅24刀的時候,李炳雄應該是……剛剛死去。&rdo;
&ldo;你是說……他先死了,然後才被人捅了24刀?那他的死因是什麼?&rdo;吳錯的語氣中充滿了吃驚,閆儒玉倒是眼睛一亮,點起了一根煙。
&ldo;死因是失血性休克,死者身上還有一處傷口,也只有這處傷口能夠導致他失血過多,一開始我以為這道傷口是與兇手搏鬥造成的,後來不得不重新考慮……&rdo;
徐行二說話間,死者右臂的照片被投影投射了出來,小臂內側有一道13厘米長的傷口,傷口很深,能看出死者右臂的靜脈被割斷了。
&ldo;這處傷口有明顯的生活反映,由此可以推斷,兇手先將死者擊昏,然後割破死者的靜脈,用一定的方法防止靜脈傷口自我結痂止血,使得死者失血過多陷入休克,卻又在死者即將死亡的時候連捅了他24刀……這個過程,實在是……太複雜,太不合常理。&rdo;
會議室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閆儒玉點起了第二根煙,&ldo;死亡時間能確定嗎?&rdo;
&ldo;死者在死之前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休克,消化功能衰退,無法根據胃內容物將死亡時間精確到一小時以內,只能確定死亡時間在凌晨2:00到5:00。&rdo;
吳錯皺著眉道:&ldo;死亡時間和死亡地點有矛盾,這個時間,即便是被害,死者也應該是死在臥室,而不會是廚房。這麼晚了,他去廚房幹什麼?還是說,他是被兇手從臥室挾持到廚房的?&rdo;
&ldo;不是挾持,如果是從臥室挾持到廚房的,臥室的被子不應該是疊好的。&rdo;閆儒玉道:&ldo;或許這就是兇手想要的,掩蓋真正的作案時間。&rdo;
&ldo;什麼?&rdo;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閆儒玉,閆儒玉也顯得很興奮。
&ldo;掩蓋了真正的作案時間,李美就有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她的作案過程是這樣的:
晚上9:30以前,李美趁李炳雄不注意將其擊昏,然後在李炳雄的右臂割出傷口,致使李炳雄失血休克,喪失反抗和自救能力。
接著李美若無其事地出門上班,任由李炳雄在家慢慢死亡。
到了凌晨2:35,李美從網咖衛生間的窗戶離開――那扇長年不開的窗戶被提前做了手腳,有照片,等會兒你們可以看看――離開網咖以後,李美抄近路回家。
或許當時時間太緊迫,她根本來不及確認李炳雄是否已經死了,又或許是李炳雄還有微弱的生命跡象。總之,李美對李炳雄連捅了24刀。
想想看,一個小姑娘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殺死一個中年男人,這本身已經夠有難度了,還要保證不驚動周圍的鄰居,這就更不可能了,如此一來李美就有了近乎完美的不在場證明,&rdo;
閆儒玉的描述乍一聽實在太過匪夷所思,可仔細想來卻又邏輯嚴謹環環相扣,眾人一時間都沉浸在這段分析中,不知該做何反應。
還是吳錯率先打破了沉靜道:&ldo;可是她的動機呢?&rdo;
&ldo;因為恨。&r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