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功夫熊貓》上畫 (第2/2頁)
新安小胖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的熊貓。”
一群外國人,能把“博大精深”的天朝文化了解到這個份上,尤其是最後代表天朝的熊貓打敗了起了個東瀛名字代表邪惡力量的豹子,也算是個奇蹟吧。
《功夫熊貓》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打鬥上,將中西方的特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這部電影設計武打動作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用西方式的魔法來“神化”天朝功夫,也不用華麗的慢鏡頭敷衍,角色的一招一式全都採用了寫實的方式,力求真實感、重量感;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五個弟子,格鬥的技巧更是別出心裁,迴歸到動物的原始本能,比如鶴的輕盈優雅、猴的敏捷靈活、虎的剛猛穩健,螳螂的剛毅機智,以及蛇的速度、流動性和爆發性。
這些招式,其實都可以在天朝功夫裡面找到影子;雖然不是完全照搬傳統的功夫套路,但卻啟用了大量懂武打動作的武術指導,設計出精良的動作。
以至於,這部動畫片即使是非真人電影,但是依然打鬥的非常精彩,而且一看就是天朝功夫的風格。
在《黃飛鴻》等等經典武俠電影中,雖然也有一堆的打鬥動作,但是,由於文化歷史的隔閡,不少的西方觀眾,很難站在天朝歷史的角度上,理解清末民初那段時期,天朝的屈辱和混亂局勢。
所以,電影在西方國家放映,別人只看打鬥動作,對於劇情和歷史背景等等精心設計的故事情節,卻是並不感興趣,進而就降低了代入感。
而《功夫熊貓》則藉助動畫,減少了歷史背景和文化隔閡的包袱,利用動物的角色,讓全球的觀眾都不再受到歷史文化膚色等因素影響,很容易就被會功夫的熊貓給征服了。
與此同時,《功夫熊貓》雖然是在這個時空獨立進行製作的,但是劇本卻大量借鑑了另一個時空,所以,片子裡有一些故事節奏,難免就會借鑑好萊塢屢試不爽的商業電影套路了,只要好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