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八公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北的冬天陰冷,能看到的綠色只有田地裡的麥苗和村民房前屋後的菜地,或許還有,那可能就是偶爾可見的松柏。
古沙井邊上的神樹被周圍十里八鄉的村民崇拜,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這棵幾十丈高的大樹是什麼品種,也沒有人在其他地方見過同樣的樹木。這棵神樹四季常青,落葉都少見,慕名而來的人想撿些樹枝回家都很不容易。
神樹的傳說很多,楊三強覺得可信度高的就是洪武初年以後的事情。那時候村裡幾大姓的祖輩剛從江南被遷徙到江北。據說當時就有很多家庭拉幫結夥,相互扶持,從草堰口往神樹底下趕。
最先趕到神樹下的幾戶人家就落地生根,繁衍開來。後面再趕過來的也都散居在周圍,形成了沙缺口渡口為中心的很多個自然村落。
天氣只要好,神樹下面永遠會有一張或幾張桌子,會有村民在樹下玩花牌或者麻將打發閒暇時光。
即使是天氣寒冷的冬天,只要太陽不落山,在樹下就會有納鞋底的婦人,曬太陽的老人,玩耍的孩童。
陳地主傢什麼時候發家致富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因為陳地主家有那一片從明到盛朝不斷修建成的青磚大瓦房,村民都相信陳家早已富過三代,甚至是三個朝代。
村子裡也有很多戶陳姓人家,他們都是陳地主家親戚,是陳姓幾百年來開枝散葉的結果。這些人家都沒有能住在陳地主家的大莊園,用老夫子的話說就是叫強幹弱枝。
陳莊是因為陳地主家得名,陳地主的家是一片青磚大瓦房,現在主家只有陳地主和他哥哥兩家人。
陳家大哥出仕在外,陳老地主就將家業傳給了二兒子陳禮明。陳地主一家人就住在陳家最早的祖宅裡,那是一個三進的四合院。陳管家也是從小在那個老宅子裡面長大的,一直到陳地主結婚,陳管家一家人才搬到現在住的那地方。
秋糧裝船送往臨海,陳管家沒有隨船走。
他留下來指點指點兒子怎麼當一個合格的管家。現在主家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在臨海上學,等他們哥倆長大,不論由誰繼承陳家,管家這個位置肯定還是大鵬的。
楊三強要去扛糧包,陳管家當然也不會反對,每天手工照常結算工錢,一個銅板也不多給。
只是在裝船結束前一天通知他第二天再去家裡,有事。
哥,你不是很有錢了嗎?怎麼還去扛好幾天的大包。
因為陳地主家這幾天運糧忙,二強子就讓師傅先看幾天店鋪,他去倉庫管秤。
不是農忙搶收,所以陳家天黑就放工。
不用通宵運糧,也就沒有晚飯,只是依舊每天按時結算工錢。
二強子下稱臺後趕去鋪子接替師父,順便收拾一下店鋪。
單老頭讓徒弟不用這麼累,都忙了一天,趕緊回去吃飯。自己雖然已經退休不幹了,但是幫徒弟代看鋪子幾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楊大回來後,也帶著禮物上門拜謝過單老頭。老頭開開心心的就收下了那幾色禮品,直誇自己這個徒弟好,勤快,聰明,還孝順。
楊三強在麵點鋪跟單老頭吹一會兒牛,等弟弟收拾完一起回家。
楊大,大臨海真那麼大啊?那外國人壞不壞?有沒有欺負人?
老單頭,臨海那叫個大,嗯,比我們縣城大,怎麼的也有四個縣城大小吧!外國人茫茫多啊!他們敢欺負我嗎?我力氣那麼大,一手一個百多斤的大包,嚇不死他們!
哈哈!
村裡人都喜歡聊閒天,好多人一輩子最遠去過的地方就是隔壁鄉,可能連幾十裡外的縣城都沒去過。他們一輩子就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難得遇見一個外人。
因為村裡有一棵遠近聞名的神樹還出了個大地主陳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