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力,還可以接受從關內來的幹部。有了落腳點,就有了開展工作的空間。
以我所在的公安警察大隊為例,原九旅先遣隊的幹部最初出關時只有幾十人,如果沒有張慶和這些人的幫助,我們的工作難度將更大。以後,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雖然有一些基層政權瓦解了,新成立的部隊被打散了,甚至有個別部隊反水投敵,但畢竟我們有了基礎,隨著形勢的發展,恢復起來容易。同時,一些被敵人打散的部隊,很多人又陸續回到解放區,經過整頓,補充進新部隊或主力部隊。還是以我所在的公安警察大隊為例:最初成立時共4個大隊,除三大隊長叛變投敵被處死後將該隊編入我們一大隊外,其餘兩個大隊都陸續補充進一縱和六縱。以後,我們大隊逐步發展成十縱二十九師八十五團;八十六、八十七團也基本上是由縣保安團改編而成。這些部隊都是當時新成立的,有了這個基礎,後來曹裡懷帶著我們團到舒蘭,再同這兩個團一起組成獨立第三師,經過一年多的戰鬥考驗,獨立第三師發展成主力部隊十縱二十九師。在十縱最初成立的三個師中,除二十八師是由九旅兩個團三千多人成建制地由關內挺進東北外,其餘部隊都是在東北發展起來的。
回想挺進東北的最初經歷,我真是發自肺腑地感到黨中央在東北戰略決策上的英明偉大。抗戰時期,八路軍主要是在華北抵抗日本侵略者。雖然華北緊鄰東北,八路軍有這個有利條件,但這個條件也是在日本投降之時才顯現出來。最初黨中央的方針還是南下擴大抗日根據地。1944年11月,九旅南下一支隊就是受命到湖南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直到歐洲戰場勝利後的1945年6月,我軍的戰略部署還是向南發展,並派出我們二支隊南下。等到8月蘇聯出兵東北後,黨中央及時抓住這一有利的形勢變化,迅速改變戰略部署,及時作出&ldo;向北發展,向南防禦&rdo;的戰略決策,緊急抽調十萬部隊、兩萬幹部趕在國民黨軍隊之前進入東北。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蘇聯對日宣戰後,蘇軍控制佔領了整個東北。這為我軍趕在國民黨軍隊之前進入東北,建立政權,發展武裝,改善裝備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