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論語·鄉黨》原文作“色斯舉矣,翔而後集。”這段文字,自古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有脫誤。

【譯文】

把對父親孝順、對兄長尊敬的人稱為賢人嗎?那些遵循孝悌的人,都是有父兄的人,由於父兄不仁慈,他們的孝悌表現才出名。舜由於有謀害他的父親瞽瞍,曾參由於有虐待他的父親曾皙,他們才成就了孝子的名聲,眾人都稱讚他們。如果沒有父兄,或者父兄很慈愛善良,便不會有明顯的孝悌表現,孝悌的名聲,也就不會被發現了。忠於君王的人,也與這種情況相同。關龍逢和比干忠君的名聲在夏、殷兩代很顯著,是由於君王桀、紂很壞;稷、契、皋陶忠君的名聲在唐、虞時代不顯著,是由於堯、舜很賢明。所以螢火蟲的亮光,會被陽光月光所掩蓋;忠臣的名聲,會被賢明君王的名聲所遮蔽。為君王的危難而死,獻出生命捐棄身軀,與這種情況相同。臣子遇到國家動亂之時,而死於君王的危難,因此才顯出忠君的節義而獲得忠臣的美名。大賢人經歷世事,像鳥兒那樣來回飛翔,察看形勢,然後再落下來,受到驚恐就趕快飛走;昏亂的君王所造成的禍難,不會連累到大賢人本身;危害國家的變亂,不會牽連到大賢人的家庭,怎麼會遇到那種禍亂而死在那種禍亂中呢?

【原文】

80·14齊詹問於晏子曰:“忠臣之事其君也,若何?”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詹曰:“列地而予之,疏爵而貴之,君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可謂忠乎?”對曰:“言而見用,臣奚死焉?諫而見從,終身不亡,臣奚送焉?若言不見用,有難而死,是妄死也;諫而不見從,出亡而送,是詐偽也。故忠臣者能盡善於君,不能與盡陷於難。”案晏子之對以求賢於世,死君之難,立忠節者不應科矣。是故大賢寡可名之節,小賢多可稱之行。

【註釋】

詹:據劉向《新序·雜事》應作“侯”。《說苑·臣術篇》、《晏子春秋·問上》亦作“侯”。齊侯:指齊景公。下文“詹曰”的“詹”字同此。

列:通“裂”。分。

以上事參見《晏子春秋·問上篇》。

【譯文】

齊侯問晏子說:“忠臣侍奉他的君王,應該怎樣做呢?”晏子回答說:“君王有災難的時候不為他而死,君王避難逃亡的時候不去護送。”齊侯說:“分地而賞賜給他,封爵位而使他尊貴,君王有難不為君王去死,君王出逃不去護送,可以稱為忠臣嗎?”晏子回答說:“臣子的建議如果能被君王採用,臣子怎麼會死呢?臣子的勸諫如果能被君王聽從,君王就一輩子不會出逃,臣下怎麼會去護送呢?如果建議不被採用,君王有難時為他而死,這是白白地送死;如果勸諫不被聽從,君王出逃時去護送,這是裝模作樣的行為。所以作忠臣的能盡力給君王提出最好的建議,而不能與君王共同陷於災難之中。”依照晏子的回答在世間尋求賢人,為君王之難而死,樹立忠節的臣子都不符合標準了。所以大賢人很少有值得稱道的節操,小賢人有許多可讚美的行為。

【原文】

80·15可得箠者小,而可得量者少也。惡至大,箠弗能;數至多,升斛弗能。有小少易名之行,又發於衰亂易見之世,故節行顯而名聲聞也。浮於海者,迷於東西,大也;行於溝,鹹識舟楫之跡,小也。小而易見,衰亂亦易察。故世不危亂,奇行不見;主不悖惑,忠節不立。鴻卓之義,發於顛沛之朝;清高之行,顯於衰亂之世。

【註釋】

箠:章士釗說,當為“筭”字之形誤,下同。筭(suàn算):籌碼,古代計數用的器具。惡:據遞修本當刪。

斛(hú胡):古代容量單位,漢代以十鬥為一斛。

易:遞修本作“異”,當據改。

悖(bèi倍)惑:昏庸,胡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緒亂中醉步

緒亂中醉步

匆匆
遊戲 完結 8萬字
封神榜逆天成聖

封神榜逆天成聖

絕對零度
遊戲 完結 0萬字
蒼寰七宮

蒼寰七宮

幽雨
遊戲 完結 1萬字
紫禁心經

紫禁心經

貓王
遊戲 完結 66萬字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91萬字
我的美麗空姐

我的美麗空姐

蠍子王
遊戲 完結 7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