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3/3頁)
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岳氏已經把這一遍佛經唸完了,端坐在那裡瞧著他,微笑問道:&ldo;今日在醫館怎麼樣?累了吧?&rdo;
&ldo;不累,我看大哥醫術很好,我想跟他抄方來著,可是他說要請示師父,如果師父同意了才行。&rdo;
&ldo;抄方啊?&rdo;岳氏雖然不懂醫術,但是丈夫是當世名醫,自然知道一些的,道:&ldo;我聽你爹早年說過,他跟你爺爺抄方,那是二十歲以後的事了,以你爹的資質,尚且要過了弱冠才跟抄方,你年輕還小,資質也比不上你爹,只怕你師父不會答應。&rdo;
抄方是跟師學徒打好基礎之後,上臨床之前的一種實習手段,不單單是把師父看病配方記下來給藥房,最重要的是要搞懂這方子的緣由,要知道師父看這種病為什麼要開這種方子,配伍用意何在,很多時候,師父還會先讓徒弟說一下看法,然後指點問題所在。所以,抄方其實也算得上是在給人看病了。必須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學過所有相關科目才能跟師抄方的。當然,古代跟師學藝比現代中醫大學要學的東西要少得多,一般來說,背湯頭,學脈診、舌診,往往就直接上臨床了。
什麼時候跟師抄方也沒什麼時間限制,關鍵看學到的東西夠不夠上臨床,否則做不到心中了了,那自然是指下難明,沒辦法勝任坐堂問診的。
岳氏知道,跟師抄方也就意味著離出師不遠了,那是跟師學徒最後的門檻了,如果兒子真正到了這一步,那她自然是高興得合不攏嘴的,可是,她太瞭解自己的孩子了,天資愚笨,很多醫書都不會背,經常挨板子打手心,說他本來就不是一塊學醫的料。現在突然提出要跟師抄方,雖然只是跟大師兄抄方,只怕也是太快了,這一快可就不是好事,萬一出個差錯,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岳氏自然不知道他兒子其實已經病死了,現在的軀體已經被一個來自現代社會的中醫大學本碩連讀的研究生附體了,這個人掌握的中醫知識,單單就知識而言,領先這個朝代一千年!雖然他還不會給人看病,但是給人抄方是綽綽有餘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