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憂國憂民 (第2/2頁)
悠悠一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上古文明石碑拓本中看到,書中說,上古有一國以此法養活人口十萬萬之眾,民無歲飢之患,國無天災之憂。”
“哦,真的嗎?拓本何在?”劉健一聽此話,雙眼立馬瞪大,追問道。
“來大明途中,遇到大浪,所有東西都丟了。我在萬難中只搶救下幾種糧食苗,那是我師父為了解決大明歲飢和天災問題,縱橫八荒踏遍六合,行程百萬餘里才找到的。可惜師父卻沒有機會看到這些苗苗在大明開花結果……”說著,秦睿努力擠了擠眼睛,讓眼角有淚光閃爍。
“什麼糧食苗?畝產如何?”一聽糧食,作為內閣成員的劉健面色微微一變。
“一曰番薯,俗稱紅薯或者地瓜,若精耕細作畝產2000斤以上;一曰馬鈴薯,俗稱土豆,若管理得當也差不多;一曰玉米,俗稱苞米,可能低一些,大約1000斤左右。具體資料我也不是很清楚,這些資料只是師父告訴我的。”秦睿大致報了個數量,在這個年代沒有化肥和複合肥,估計產量沒有後世高,先把責任推給哪個不存在的師父再說,“不過現在只有苗,估計要等三四個月才能知道真正的產出。”
“多少?”劉健瞪大了眼睛,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莫說是2000斤,這農作物便是畝產千斤,都不曾聽說過啊;而孫公公則有些恍惚了,覺得秦睿所說過於荒誕,內心卻又隱隱期盼可以成真,若是如此,自己以慧眼識才的功績可以穩坐司禮監頭把交椅;至於劉威表示,我是來打醬油的,你們說什麼?這種吹牛不上稅的聊天有意義嗎?
“師父說,畝產數量應該只多不少,若能在大明普及,則百年之內,大明再無歲飢之患。”秦睿假惺惺的開始展示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了,“師父憂國憂民,他說的話,肯定是對的!”
秦睿的都是廢話,秦睿帶來的苗都是千挑萬選的優質種子,本來就準備再這些優質種子上再提升產品和品質而已,要是產量低了就怪了。但別人不相信啊,只能把自己那個虛無縹緲的師父“凌雲”拿出來做擋箭牌。有一個神一般存在的師父,自己再有什麼荒誕的行為和想法,都可以是被接納和原諒的。
“秦公子,不知道這苗在哪裡?能否一觀?”孫公公略顯混沌的眼裡露出了貪婪之色,想要拿到糧苗去向皇帝報功。
“看是可以看的,但是給你們你們也不會種啊。”秦睿當然不會傻傻的交出糧苗,現在把自己有“神器”的資訊告訴眼前這兩位,只是想透過這兩位的嘴巴,告訴他們背後那位大神——弘治皇帝而已。
“這種糧食有誰不會?將種子扔到地裡不就行了?有何難度?”孫公公笑道。
“誰跟你說要種在地裡而不會種在水裡?你懂水培溶液配置?你懂光合作用、溫室概念?你懂生物發酵、化學螯合、物理活化工藝?你懂氮磷鉀肥?你懂鈣鐵鋅硒微量元素?”秦睿一連串名詞出來唬得孫公公一愣一愣的,熄了貪天之功據為己有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