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壺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首輔之位要廢,要改立左右丞,此舉未曾與內閣商議,陛下直接提出,又直接立了寧國公,如此迅速令眾人措手不及,因為喝了酒,腦子轉不過來彎,清醒者寡。
齊王見到未來岳父率先出列,心頭一震,眼睛都忍不住眯起,緊張得心臟狂跳。
現在是一榮俱榮,聶明珠是齊王妃都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未來岳父若是鬧出么蛾子怎辦!
凌不語從高處朝下看去,能見到齊王的臉蛋煞白,天可憐見的,自己這個提議者都被震得有如五雷轟頂,就差外焦裡嫩,皇帝心思真是不可捉摸!
現在想想,先酒過三巡,再歌舞昇平,就是為了弄醉這幫臣子,讓他們反應變慢?
還有寧國公,這次民間聲威如此大,皇帝不僅不怒反而喜,還加以利用,說要文武兼重,武,這一塊還有誰比寧國公更有威望,趁著這股熱度,直接把他左相的位置坐實!
剩下的右相,凌不語不知道皇帝有什麼打算,但依聶正的性子應該是自動自發地出列,自有他的盤算,而不是皇帝與他事前勾連。
聶正出列讓所有人的心卡在嗓子眼,就連端木崇也是一哽,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今夜原本太上皇也要出席,端木崇怕太上皇誤了自己大事,和太上皇后打聲招呼,太上皇后趕巧地提前三日染了風寒,臥榻歇息,這才幫他把太上皇留在西行宮。
本以為打消了一個麻煩,卻忘記這還有一個重傷剛愈重返朝堂的御史大夫!
凌不語居高臨下,將底下情景看得分明,及時捕捉到端木崇臉上的錯愕。
他馬上去看齊王的反應,只見齊王可憐巴巴地望著自己的未來岳父,白天剛在女兒那裡吃了乾醋,晚上還要看岳丈攪亂朝堂,也是難為他了。
“聶愛卿有何人舉薦,可在此間?”端木崇倒抽一口氣,問道。
聶正抬頭,眼底居然泛起淚光:“臣舉薦之人名為景泰,在陛下登基前被貶嶺南,如今任嶺南太守,但往前追溯,此人曾任禮部尚書,兼資正堂贊讀。”
“其人又是注經大師,擅註解詩練,通其文義,還其經句,治學嚴謹,曾主張光復太學。”
景泰!這個名字如掀起千層浪,早就消逝於眾人腦海中的身影再度浮現,不少老臣都記得他,此人本可以平步青雲,卻因違逆李拜而被太上皇罷免禮部尚書之職,後將其貶至嶺南!
當年被貶,他未辯解,只是直呼內閣權重終毀社稷,惹得太上皇大怒。
出城之時不允許他乘坐馬車,只允許其步行,嶺南位於南蠻之地,路途遙遠,太上皇可謂心如鐵,但景泰毫無怨言,也不求情,攜一家老小步行離開盛京,前往嶺南!
因條件艱苦,其母親還未到嶺南就病故,他揹著母親屍體一路行至目的地就地安葬。
訊息傳回盛京,太上皇與李拜都掃了顏面,從此對此人絕口不提。
至於他當年為何觸怒李拜,源自對科考改制,景泰所圖違背李拜意願,意圖抹平世家與寒門差距,太上皇又偏信於李拜,再一經設計,景泰落得個淒涼下場。
在場老臣都記得這號人物,事情發生於陛下登基以前,這些年盛京城就沒人提及這號人物,但聶正一呼,眾臣都記起這樁往事。
凌不語託路青雲的福對這位是曉得的,有種傳說中的人物突然在現實中出現的違和感。
聶正舉薦之人超乎所有人想象!
工部尚書曹陸此時反應過來,疾呼道:“聶大人何等糊塗,那景泰觸怒太上皇不說,又離開盛京城多年,豈能擔此大任,離譜,離譜啊!”
“久不在盛京不是更妙?”聶正吹著鬍子說道:“不在盛京但曾在朝堂,又深知百姓疾苦,且無黨派,乾乾淨淨!”
不說端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