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子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耳機內傳來記者會上那位警察廳督察的說明:&ldo;根據該站地鐵工程人員所言,他們在進行例行的晨間巡查時,意外在列車入站隧道內的工作通道中,發現一名男子陳屍於鐵門內的管線間。死者身著高領毛線衣與咖啡色的呢毛長大衣,不過西裝褲與內褲卻褪到了腳踝,現場也發現可能是性行為前後的遺留物……死因是頸部被某種繩索或電線勒弊,下半身也有大面積的嚴重燒毀,粗步研判是在身亡後才遭到極度的火刑凌辱……&rdo;
&ldo;下半身有嚴重燒毀?勞倫斯督察能否告知更確實的部位?&rdo;錄音中傳來朵娜對警官的發問,以及身後其他記者嘈雜的對話聲。
那位督察發言人停頓了幾秒,才語氣模糊地回答:&ldo;是鼠蹊處……死者小腹之下的陽具與肛門全被燒得面目全非……&rdo;
現場頓時鴉雀無聲,隱約還能聽到朵娜倒抽一口冷氣的細微氣音。
她身旁某間電子媒體的記者彷彿逮到機會,打破沉默地喊了出來:&ldo;勞倫斯督察,請問諾丁山門站的這一起命案,是否和前幾天麥爾安德站的少女蛹屍案有所關聯?畢竟都是發生在地鐵站內的謀殺案,兩位死者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火燒!&rdo;
&ldo;我們目前還不能確定,因為警方還在調閱與過濾這兩座地鐵站內的所有監視器畫面。&rdo;
朵娜迅速插了話:&ldo;警方是否已經確認死者的身份了?&rdo;
勞倫斯督察毫不猶豫地回答:&ldo;是的,死者是來自愛丁堡的知名華人藝術家‐‐包畢力先生。&rdo;
朵娜摘下了耳機,目光停留在剛剛打完的標題與新聞稿內容,順勢按下了手機螢幕上的錄音鍵,然後盯著電腦輕聲細語地將文稿唸了三次、四次、五次,隨之才切斷了錄音狀態。她再度戴上了那兩隻耳塞式的耳機,仔細聆聽著自己的讀稿,雙眼緊緊盯著畫面逐字校稿,然後又不是很肯定的切換為錄音狀態,將那兩三千字的新聞稿重複默唸了更多遍。
前幾年她掉以輕心忽略了一則恐怖攻擊預告的線索,結果那則線報卻成了隔日全英國所有報社刊登的頭條新聞與電視專題報導,唯獨《倫敦法理報》完全隻字未提獨漏了那一條大新聞。當時她險些被報社辭退,並且長期處於一種莫名的恐懼與壓力中,時時刻刻深怕會再錯失任何重要的新聞線索。
這兩年,她總算扳回一城再度挖到許多皇室的獨家頭條,可是私底下卻產生了某種行為上的嚴重失調。
她常會不自覺用隨身錄音筆或手機,不斷錄下發生在周遭任何大大小小的事件,無論是與同事之間的會議、與不同主管的每一次交談、與友人之間的閒話家常,甚至是一些與工作毫不相關的生活瑣事,她也會情難自控按下錄音鍵,還將那些錄音檔分門別類儲存在外接式硬碟中。
直到有一次,朵娜驚覺自己的指頭竟然毫不自覺地,在側錄著自己如廁時的小便流水聲,腦子卻怎麼也不聽使喚去按下停止鍵……她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越陷越深了。
報社的喧鬧聲依然在身畔流轉,原本還端坐在電腦前的朵娜突然想到了什麼,馬上將螢幕上的新聞發稿程式縮小,點了一下主畫面上那個《倫敦法理報》標誌的內部新聞資料庫,在那裡他們可以查詢到近半世紀以來報社所發行過的所有歷史新聞或分類廣告,就連當年以活字印刷排版的舊報紙,也被ocr掃描後完整數位存檔了。
她在搜尋格上鍵入了r包畢力&rdo;的英文名字,資料庫迅速列出近幾年與那個名字匹配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