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2頁 (第1/2頁)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法正劉巴過世後,留下的空缺就由諸葛瑾龐統遞補,而諸葛瑾提拔上來後空出來的,再讓徐庶去填坑。
倒是魯肅這些歷史上因為曹孫戰爭時被瘟疫感染而亡的重臣,如今因為沒有大規模戰爭瘟疫,倒是還活得健健康康,畢竟到221年,魯肅也還沒年滿五十歲呢,並不老。
這些人事變動暫不贅述更多,反正誰上位也不影響新變法的推進。
而這波人事新變法的主要內容,毫無疑問正是針對科舉制度的——科舉制度實施也有整整二十五年了。
這二十五年裡,為了讓科舉和之前的察舉制度銜接、避免選官權力的波動變化太劇烈而激起反抗,所以科舉一直沒有成長為李素設想中的完全體,還殘餘了很多妥協。
現在,準備期已經足夠長、二十五年裡,科舉選出來的官員,也紛紛已經爬上了高位,這就是整整一代人過去了。
比如如今朝中做到侍郎級別(副部)的最有前途新生代官員們,蔣琬、費禕、楊儀、董允、孫資、賈逵、步騭、馬良……這些全部都是科舉出身的。
有了這群對科舉優越性高度認同的人為骨幹,當然是時候更進一步了。
這一年,李素便公佈了這幾項改革意見,讓大家討論:
首先,從此以後,科舉的「舉人」產生之後,不再「分州錄取」,而是「全國統考」——舉人的產生方式,李素依然沒敢動太狠,還是把權力下放給了地方,讓布政使和郡守們有點操作空間。
但是,你選上來的人如果成績不行,以後就可能出現某個州全州的舉人統統全軍覆沒、最後一個都沒考上的丟臉情況。
在實施這一條的時候,李素倒也不擔心什麼「不分南北榜錄取、會導致教育落後地區被血洗」的問題。因為他面對的情況跟明朝朱元璋時完全不一樣。
朱元璋那時候好歹還有藉口、北方因為常年戰亂破壞、被蒙元禍害更深,所以要給他們機會上進。而大漢如今徹底和平了二十年,各地都文風蔚然。
要說照顧也不是南北差異,反而是東西有差異——關東地區在劉備治下的時間,要比關西短了將近十年。但關東本來就平原多、地理環境優越富饒,經過二十年和平種田,早就追評回來了。
而南北差異上,如今南方發展是更快,但南方基礎也更差,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南方考得比北方好。
最後的結果,李素就只是借鑑了東漢時舉孝廉舊法裡、對「偏遠邊防地區優惠政策」,給他們加了錄取名額,但南北東西榜是絕對不分開的。
徹底打通全國統考後,寒門學子無不鼓腹謳歌,稱頌陛下聖明、丞相賢達,給了沒關係沒門路只有讀書成績的學霸指了一條出路。他們被權貴盤根錯節擋路的機率,不能說降到零,至少也是降掉了一半多。
而李素繼續趁熱打鐵,在「全國統一錄取」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了「科舉考卷糊名制」,讓閱卷官以後也不能看到考卷答題者是誰。
當然,看筆跡還是可以看出來的,但這也沒辦法,不能一下子改太狠,也要同時兼顧成本,防止「弄了一堆監督機構去監督監督機構」的複雜操作。
能先把名字糊上,循序漸進,就已經是一個進步了。
除了上述兩點,李素還有其他一些對科舉的小最佳化小調整,無不被寒門視為善政,反抗者也不敢作聲。世傢俬相授受官職察舉的利益鏈,至此基本上算是被李素溫水煮青蛙煮死了。
……
內政勵精圖治、連續拿下兩項重大變法之後,大漢的對外軍事行動,也終於拉開了序幕。
隨著趙雲帶著在東北駐紮了多年的騎兵出征,國家再次進入戰時管制狀態,朝廷的動員排程能力再次繃緊、不合時宜的內部反抗和異議也被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