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為了滿足小汽車的交通,北京市在一些地方拆除人行道拓寬車行道,這樣,人們更沒有理由不去開車了,交通只會越來越堵。
而我在紐約看到的情況卻是,曼哈頓的摩天樓那麼高,卻小馬路友好相處。我就奇怪,這還不堵車呀?可就是不堵,為什麼?因為人們不拓寬馬路,就是為限制小汽車的使用。曼哈頓80%的人沒有私家車。那個城市真是好,地鐵四通八達,那個街是可以逛的。
我們中國人是愛逛街的,可現在能夠逛的街是越來越少了,城市裡修的全是路不是街了,修的都是公路,那兩廣路、平安大街,那麼寬,難道不是公路嗎?這還怎麼逛?
你看長安街一百多米寬,梁思成說老年人怎麼穿行啊?百米健將還得跑十多秒啊。兩廣路七十多米寬,在座的老人家你們怎麼逛啊,所以兩廣路上的那個大都市街,沒有人氣,晾在那兒多少年了,根本沒辦法搞活,這個地方已被拆成郊區了。
說到底,交通政策與城市形態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美國的菲尼克斯全是寬馬路,但那個寬馬路和咱們北京不一樣在哪兒啊?咱們北京的寬馬路全是堵著的,它那裡不堵。為什麼不堵呢?因為它那個城市裡的房屋,就是一層或兩層,密度很低,所以交通量相對較少。它那個城市漫無邊際,低密度擴張,街上是飛馳的車輛,很難見到一個行人。城市的密度太低了,安全是個大問題。市中心在哪兒都搞不清楚,你在街上待著沒有安全感,周圍空蕩蕩的。
在這樣的城市裡,沒有車你真活不了,老人家開不了車了,只能到福利院等待上帝的旨意。年輕人在街上恐怕連一見鍾情的機會都沒有,因為街上幾乎看不到人。路特別寬,整個城市的街頭都是編號。車開得很快,所以編號要寫得很大,讓駕駛員能夠看清楚。這個城市雖然不堵車,但整個城市就像郊區一樣,很少有那種可以逛的地方。
這樣的城市已被美國的規劃師稱為郊區型城市,有一位到過北京的美國規劃師卻對我說,北京是一個更大的郊區。我問他為什麼這樣說?他說,你看北京那麼寬的馬路,只是讓車輛迅速透過,跟兩邊的建築不發生關係,這是典型的郊區模式,房子還蓋得那麼高,自然是更大的郊區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城記:北京舊城改造五十年(5)
我說是啊,你看機動車在長安街是不能停靠的,就是讓你趕快透過。這麼寬的馬路,是逛不起來的了,它實際上是個公路,都這樣建,還是城市嗎?這樣的道路模式把城市的經濟發育能力給整沒了,這是非常大的損失。
有位美國學者跟我說,你們為什麼要修那麼寬的馬路呢?為什麼還在重複我們美國過去的教訓呢?他說他們現在發現立交橋和大馬路往往是破壞城市交通質量的因素,簡單地依靠交通工程是很難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靠交通政策,你如果採取鼓勵小汽車發展的交通政策,你的城市就應該是低密度的,如果你的城市是高密度的,交通政策就應以“公共交通+步行”為主導。
所以,像北京這樣高密度的城市,是不能採取以小汽車為主導的交通政策的。
遺憾的是,小汽車已在這個城市持續地發展,你路修得越寬,它發展得越快,因為你是在鼓勵它發展啊,你都把路修得這麼寬了,我還有理由不開車嗎?於是陷入惡性迴圈,交通因此而越發擁堵。拆馬路,還把城市的商氣給拆沒了。
在這個城市生活,大家都變得沒有禮貌了,為什麼?約會老遲到。傅光明跟我約定了今天講座的時間,我想是禮拜天,大概不會堵車吧,但還是忐忑不安,還是一早就趕來,生怕晚點兒走會出現什麼情況。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就遇到我們這樣的問題,因為交通擁堵,大家不喜歡這個城市了。後來有個市長上任了,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