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視察 (第2/2頁)
朝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家公佈的資料,真實可查,偶爾有錯誤,也是極小的誤差,符合統計學規律。
所以,很多老牌歌手儘量不發專輯。
只要不發專輯,就不會掉咖位。
此前,娜英試著發了一首單曲,看到那感人的銷量,她立刻打消了釋出專輯的打算。
混混綜藝吧。
雖然不是《好聲音》、《歌手》那種國民級綜藝,但世界上又不是隻有燦星文化一家。
以她的咖位,去哪個節目不行?
藍臺音綜開出的錄製費也不低,大幾百萬一季。
面對袁韜的哭窮,陸遠沒有任何表示。
音樂是不掙錢,星光唱片能賺錢,靠的是歌手的經紀約。
許松、汪蘇瓏、李榮昊、趙磊等第一批簽約的音樂人,一直沒有自立門戶的打算。
將心比心,公司對他們好不好,他們很清楚。
那些鼻孔朝天、風評不好的人,再火,再有人氣,星光唱片也不會籤。
在各家分公司裡,星光唱片是唯一沒有高強度KPI壓力的公司。
KPI有,但不是那種需要拼命完成的KPI。
聊了一陣,陸遠翻了一下最新的銷量統計報表。
美娜新發行的專輯,銷量居然意外的不錯。
發行一個月,實體專輯銷量20萬+,數字唱片17萬+,累計37萬+。
如果美娜經常營業的話,銷量恐怕還會更高一點。
這張專輯陸遠只提供了兩首歌,一首《我曾遇到一束光》,另外一首是《病變》。
當然。
是披了馬甲寫的歌。
除了美娜,連星光唱片的人都不知道。
這兩首歌都是未來的鬥音熱歌,演唱難度不算太高,跟美娜的音域比較契合。
不過,美娜並不是銷量最好的那個歌手。
趙磊新專輯《吉姆餐廳》,發行兩個月,實體銷量38萬+,放眼民謠圈,這個成績絕對是扛把子。
算上數字專輯,總銷量輕鬆破50萬。
看完紙面上的資料,陸遠又聽了聽李榮昊、許松的新專輯。
這兩張專輯裡的歌,他一首都沒有聽過。
是新歌!
前世沒有存在過的歌。
不單單是許松、李榮昊,最近幾年冒出了一大堆‘新歌’,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對比原來時間線,華語樂壇‘繁榮’了不少。
專輯銷量雖然跟歐美沒法比,但對比前世,好了太多,太多。
那些優秀的獨立音樂人,至少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
約莫一個多小時後,眼看陸老闆摘下耳機,袁韜一臉期待的問道。
“你覺得怎麼樣?”
“不錯。”
陸遠滿意的點了點頭:“有突破,多嘗試一點新元素也是好的,失敗了也沒關係,以後華語樂壇還要看他們。”
靠他們?
袁韜敏銳地捕捉到了重點。
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