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行:走。走:跑。

(6)牛缺:戰國時秦國的大儒。據《呂氏春秋·必己》記載,一次他去邯鄲,路上遇上盜賊,把他的車馬衣物都搶走了。他很鎮定,沒有驚恐可惜的樣子。等他走後,盜賊害怕他去告訴趙國君主,追趕三十里把他殺了。

(7)意:神態,神情。

(8)韓昭侯:戰國時韓國君主,公元前358~前333年在位。以申不害為相,修術行道,國內安定,諸侯不敢侵伐。

(9)典冠:管理君主帽子的小官。

(10)以上事參見《韓非子·二柄》。

(11)衛:衛國。驂乘(c1nsh8ng餐聖):古代在車右陪主人乘車的人。御者:趕車人。衛之驂乘者見御者之過:據《說苑·善說》記載,西周時衛國將軍桓司馬有次上朝時忙趕路,由於趕車人緊張,馬受驚,驂乘者連忙在後邊叫喊著幫趕車,趕車人說他越職。由於他出於拯救危險,沒有受到懲罰。

(12)罪:懲罰。

【譯文】

同樣施行道德,禍福卻不一樣;同樣實行仁義,利害卻不相同。晉文公修行文德,徐偃王施行仁義,文公因此受賞賜,偃王由此遭破滅。魯人為父報仇,從容地離開而沒有逃跑,追趕的人就不再追殺他了;牛缺被盜賊搶去財物,態度和順沒有任何懼怕,盜賊仍然殺了他。文德與仁義相同,沒有逃跑與不懼怕一樣,然而文公、魯人得福,偃王、牛缺遭禍,這就是文公、魯人有幸,而偃王、牛缺不幸。韓昭侯酒醉臥床身打寒噤,典冠拿衣服給他蓋上,韓昭侯酒醒問起這件事,知道是典冠愛惜自己,卻因為超越職責的緣故,把罪過加給他。衛國的驂乘者見趕車的有過錯,在後邊呼喊著趕車,有拯救危險的意願,沒有被懲罰。驂乘者呼喊著趕車,跟典冠給韓昭侯蓋上衣服,同是一個意思。蓋上衣服是怕君主寒冷,呼喊著趕車是怕君主危險,仁愛的感情,都發自內心。然而在韓昭侯卻認為有罪,在衛將軍則認為是忠心,是因為驂乘者受賞識,典冠不被賞識的緣故。

【原文】

5·5非唯人行,物亦有之。長數仞之竹(1),大連抱之木,工技之人裁而用之(2),或成器而見舉持(3),或遺材而遭廢棄。非工技之人有愛憎也,刀斧如有偶然也(4)。蒸谷為飯,釀飯為酒。酒之成也,甘若異味;飯之熟也,剛柔殊和(5)。非庖廚酒人有意異也(6),手指之調有偶適也。調飯也殊筐而居(7),甘酒也異器而處。蟲墮一器,酒棄不飲;鼠涉一筐,飯捐不食。夫百草之類,皆有補益。遭醫人採掇(8),成為良藥;或遺枯澤,為火所爍(9)。等之金也,或為劍戟,或為鋒銛(10)。同之木也,或梁於宮,或柱於橋。俱之火也,或爍脂燭,或燔枯草。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塗軒戶(11)。皆之水也,或溉鼎釜(12),或澡腐臭(13)。物善惡同,遭為人用,其不幸偶,猶可傷痛,況含精氣之徒乎(14)!

【註釋】

(1)仞:古代長度單位。據陶文琦《說文仞字八尺考》說周製為八尺,漢製為七尺,東漢末為五尺六寸一仞。

(2)工技之人:手藝工人。

(3)舉持:使用。

(4)如:疑“加”字形近而誤。根據文意,疑“加”之前脫一“之”字。下文有“手指之調有偶適也”,句式相同,可證。加:施予。

(5)和:調和。剛柔殊和:這裡指有的是熟飯,有的是夾生飯。

(6)庖(p2o袍)廚:廚師。酒人:釀酒的人。

(7)調飯:指軟硬適合的飯。居:容納,裝。

(8)根據下文“或遺枯澤,為火所燎”,疑“遭”前奪一“或”字。醫人:醫生。掇(du#多):拾取,摘取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緒亂中醉步

緒亂中醉步

匆匆
遊戲 完結 8萬字
封神榜逆天成聖

封神榜逆天成聖

絕對零度
遊戲 完結 0萬字
蒼寰七宮

蒼寰七宮

幽雨
遊戲 完結 1萬字
紫禁心經

紫禁心經

貓王
遊戲 完結 66萬字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91萬字
我的美麗空姐

我的美麗空姐

蠍子王
遊戲 完結 7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