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2頁)
[英]約翰·科斯特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過份簡單的貿易障礙問題。這種觀點同國務院裡的一些人的嘗試是相牴觸
的。由於遠東危機連續幾年不斷惡化,美國在處理遠東問題時的選擇餘地很
小,國務院的這些人在對待中國問題上比亨培克靈活。美國可以對日本採取
胡佛一直不願冒險採取的強硬立場,或者象格魯在致新總統的信中所說的那
樣,&ldo;逐步體面地但從長遠來說也許不是效果更小地撤退,容許我們的條約
權利遭到廢棄,開放的門戶被關閉,我們的既得經濟利益遭到破壞&rdo;。到一
九三○年,美國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還不到二億美元,而每年向日本的出口額
接近二億美元,美國從經濟上說有充分理由奉行這種方針。
一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因此,要撤出中國,對
羅斯福來說在感情上和政治上都是不可想像的。而格魯提出的方案被採納為
新政府的遠東政策的指導原則,他的方案是:&ldo;雖不咄咄逼人但堅定不移地
堅持並不斷堅持維護我們在世界這一地區的合法權益。&rdo;它包括鼓勵中國作
為一支打擊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這個方針需要赫爾早日拒絕蔣介石要美
國擔任調停人的建議。當有人建議美國帶頭提議對日本實行武器禁運時,國
務卿也不準備扮演&ldo;國聯的賢明顧問&rdo;的角色。羅斯福認為制裁將導致戰爭,
他並不比他的前任更想做這種危機四伏的事情。次年,當大使威廉&iddot;布利特
建議奉行西奧多&iddot;羅斯福的&ldo;龐大海軍&rdo;政策,並說&ldo;我們說話應該溫和,
但建造軍艦應三倍於它&rdo;的時候,總統對布利特表明,不可選擇使用武力。
日本退出國聯和日本帝國海軍擴建軍艦的預算迅速增加,預示著海軍軍
備限制的告終,以及旨在維護太平洋地區現狀的華盛頓條約體系將隨之崩
潰。格魯大使報告說,日本軍方現在把美國視為主要敵人,&ldo;因為美國阻礙
他們進行民族擴張&rdo;。這是一個明確的告誡:華盛頓鼓勵中國堅決拒絕承認
滿洲國的政策,最後會逼得日本要麼屈服,要麼在大陸逐步發動一場全面戰
爭,以徹底解決爭端。
波託馬克戰略
這種警告促使華盛頓對桔色作戰計劃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這項計劃已
經多次修改,以便考慮削減海軍撥款。現在,由於太平洋艦隊強行穿越重洋
所需要的時間太長,這項計劃幾乎已經不可能實行了。陸軍力量不足,還不
到十萬人,而且沒有現代化的飛機和坦克。海軍也沒有達到條約規定的人數,
缺員三萬人。由於要節約維修開支,艦隊只能全速行駛四個小時。為了開始
建造二十六艘新戰艦,羅斯福挪用了國家復興計劃的二十五萬美元‐‐一名
義上說是為了使造船廠有活可幹。這樣一筆經費,是不能使美因同日本計劃
在十年內建造的一百五十艘新戰艦相匹敵的,但是,一九三四年的裁軍會議
(溫斯頓&iddot;邱吉爾諷刺它是&ldo;一出莊嚴而拖延時間的笑劇&rdo;)的失敗,使國
會議員們大為驚恐,從而透過一項法案,批准建造一百艘軍艦和一千架飛機,
這是美國海軍力量達到條約規定限額所必不可少的。
總統面臨&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