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第2/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騷擾是為了疲憊敵人,而佯動是為了使敵人不離開某一地點或者把他從某一地點引到另一地點。所有這些目的只有假借上述三種目的中的一種目的( 通常是第二種) ,才能間接地達到。因為要進行偵察就必須裝出真正進攻、打擊或者驅逐對方的樣子。這種假借的目的並不是真正的目的,但是我們在這裡所要討論的只是真正的目的。因此,我們必須在進攻者的那三種目的以外再加上第四種目的一一誘使敵人採取錯誤的措施。換句話說,就是進行佯攻。這個目的只能具有進攻的性質,這是事物的性質決定的。
月一方面,我們必須指出,防守一個地點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絕對的,也就是根本不許放棄那個地點,另一種是相對的,也就是隻需要防守一個時期。後一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前哨戰和後衛戰中。
戰鬥任務的不同,對戰鬥本身的部署將有重大的影響,這是很清楚的。比如,只想把敵人的哨兵從他們的所在地趕走時使用的方法,同要全部消滅他們時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又比如,不惜任何代價堅守一個地點時使用的方法,同暫時阻擊敵人時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前一種情況下,很少考慮到撤退,而在後一種情況下,撤退卻是主要的事情。
但是,這些問題都屬於戰術範疇,在這裡列舉它們,不過是為了舉例說明問題而已。至於在戰略上如何看待戰鬥的各種不同的目的,將在談到這些目的的章節中再予以論述。這裡只作幾點一般的說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