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4/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也尖銳地駁斥了上述那個假定。在休謨和康德兩人對於那假定的批判之間的區別主要是休謨把那假定當作基於經驗的,康德則相反,是把它當作先驗的來批判的。兩個人都有道理,他們的論述也互相補充。我們在辛普利棲烏斯對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所作的註釋中便看到康德這一部分學說的實質已經給說出來了:“可是就他們'德謨克利特和厄壁鳩魯'說,錯誤的發生是由於他們認為一切為了一個目的而發生的事物只能是基於預定意圖和'事先'考慮的,然而他們又理解到自然界的產物並不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亞里士多德學說論》,摘自《亞里士多德全集》柏林版第354頁)康德在下面這一點上完全是正確的,並且也有必要在既已指出原因和後果的概念,按大自然的實際存在根本不能甲之於大自然全體之後,就還得指出大自然,按其本性說亦不得設想為一個從動機(目的概念)引出的原因之後果。人們如果考慮到物理學上的神的證明有巨大的近似性,甚至伏爾泰也認為是駁不倒的證明,那麼極其重要的是指出我們理解中的主觀的東西——康德曾以空間、時間和因果性屬之於這些主觀的東西——對於我們判斷自然物體也是起作用的,從而要把這些物體設想為預定的,按目的概念而為我們所產生的必然性,也就是在先有這些物體的表象而後有這些物體的存在這條道路上產生的這種必然性——我們所感到的必然性——和'人們'對於那麼客觀地自呈著的空間的直觀一樣同是發源於主觀的,因而都不可當作客觀的真理。康德對於這一點的分析,除了令人睏倦的散漫和重複'之處'以外,卻是很卓越的。他正確地主張我們決辦不到只從單純的機械原因來解釋有機物體的本性,而在機械原因之中,他所理解的也就是所有一般自然力的無意圖而有規律的作用。不過我覺得這裡還有一個漏洞。原來他所以否定這種解釋的可能性,只是從有機體的目的性和看得出的意圖著眼的。可是我們卻看到即令在沒有目的和意圖的地方,也不能把說明大自然這一領域的根據扯到另一領域去,而是我們一旦又走入一個新的領域時,這些用以說明的根據就不頂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些新的基本原理,而要從原來的原理來解釋這些新原理,那是根本無望的。譬如在真正機械性的領域內起作用的就是重力的、吸引力的、固體性的、液體性的、彈性的規律;而這些規律(姑676不論我把一切自然力說成是意志較低階別的客體化)就其自身說又是作為不能再加以解釋的那些力的表現而有的,其本身則構成所有其他一切專以還原到這些規律為事的,進一步的說明的原理。如果我們離開這一領域而轉向化學作用的現象,電、磁、結晶'等'現象,那麼原先那些原理就完全不能再作用了,是的,原先那些規律也再無效了;原先的那些力又被別的一些力所排擠,'新'現象又按新的基本原理出現,和原先那些力正相反,而這些新的基本原理也正和原先的那些基本原理一樣,是原始的,不能說明的,也就是不能還原到更普遍的基本原理。譬如說如果按原來的力學規律來說明,即令只是說明一種鹽類在水中的溶解也辦不到,更不用說'用以說明'其他更復雜的化學現象了。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本書第二篇裡詳細論列過了的。我認為這種討論對於目的性判斷力的批判曾有過很大的好處並有助於弄明白�